序言
前言
初版序
代序高锟——一位以“光纤通信”创造历史的科学家
第1篇 光纤理论
第1章 光纤波导中的场和模
1.1 柱面电磁波,场的模式展开和正交性
1.1.1 光纤波导中的柱面电磁波
1.1.2 场的本征模式展开和正交性
1.1.3 电磁场的纵、横场矢量的分解
1.1.4 波函数的平面波展开
1.2 光纤波导中的本征模
1.2.1 光纤波导中的本征模
1.2.2 单模光纤
1.2.3 单模光纤的损耗机理
1.3 光纤波导中的线性偏振模
1.3.1 光纤波导中的线性偏振模(LP模)
1.3.2 LP模的截止频率
1.3.3 LP模的功率分布
1.4 光纤波导中的轨道角动量模式
1.4.1 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概念和应用
1.4.2 光纤波导中的OAM模式
1.4.3 用以传输OAM模式的光纤结构
1.4.4 环状折射率分布的OAM光纤
1.5 光纤波导中的辐射模
1.6 光纤波导中的漏泄模
参考文献
第2章 单模光纤成缆前后的截止波长
2.1 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2.2 成缆光纤的截止波长
2.3 截止波长的测量原理
2.4 短光缆的截止波长
参考文献
第3章 单模光纤的波长色散及其补偿原理
3.1 光纤的折射率、群折射率、群延时和色散
3.2 单模光纤的波长色散
3.3 啁啾脉冲的基本概念
3.4 单模光纤波长色散的补偿
3.4.1 单模光纤波长色散的补偿原理
3.4.2 色散补偿光纤
3.4.3 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及色散补偿
附录 单模光纤传输响应的近似表达式
参考文献
第4章 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及其测量原理
4.1 单模光纤的本征偏振模及模式耦合
4.2 单模光纤的主偏振态(PSP)
4.3 偏振模色散和光纤长度的关系
4.4 用实验方法求主偏振态的PMD(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法)
4.5 用固定分析器方法测量偏振模色散(极值计算法)
4.6 用主偏振态(PSP)方法测量偏振模色散
4.6.1 波因卡球方法
4.6.2 偏振态(SOP)方法
附录Ⅰ 偏振模色散的有关定义
附录Ⅱ 二阶偏振模色散
参考文献
第5章 偏振模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1 偏振模色散对于光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
5.2 偏振模色散对于光传输距离的影响
5.3 光纤光缆标准规范中偏振模色散的表示方式
……
第6章 多模光纤的进展、带宽测量及其规范
第7章 平面光波导技术及其发展
第8章 光纤通信和光纤技术进展50年
第2篇 光纤
第1章 通信光纤的进展和规范:从G.652到G.656
第2章 G.657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
第3章 OTDR的测量原理和应用
第4章 光纤制造工艺原理(一)——光纤预制棒制作工艺
第5章 光纤制造工艺原理(二)——光纤拉丝中的光纤成型、冷却和涂覆技术
第6章 降低PMD的光纤拉丝搓扭技术
第7章 用VAD/OVD法制作G.652D光纤预制棒
第8章 用OMCTS制作光纤预制棒OVD包层
第3篇 光缆
第1章 光缆的拉伸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第2章 带状光纤的制造设备、工艺和质量控制
第3章 光纤和带纤的二次套塑及其余长控制
第4章 用于制作光纤松套管的改性聚丙烯塑料
第5章 光纤油膏的配制、性能和选用
第6章 干式光缆及其结构材料
第7章 光缆护套的制造工艺
第8章 光缆护套料的性能和配制
第9章 带状光缆的设计与分析
第10章 全介质自承式(ADSS)光缆的设计计算
第11章 OPGW光缆的设计和制造
第12章 海底光缆的设计和制造
第13章 金属镍光纤插芯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