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语义学派:理论、方法与比较》基于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与回顾,采用归纳法、演绎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从历时和比较两个视角,在学术背景、哲学基础、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成果应用等五个层面,分为八个专题,系统地考察了波兰语义学派的自然语义元语言(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简称NSM)理论、研究方法及其与概念语义学理论和双层语义学理论之间的比较。 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1)波兰语义学派的NSM理论研究具有悠久的逻辑学背景,历经五个曲折而又成果丰硕的不同阶段,构成了波兰语义学派NSM理论动态、变化的发展历程。 (2)NSM理论将词汇语义学理论、普遍语法、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理论方法,融入自身特有的化简释义法和文化脚本法,从而形成了独有的NSM理论的方法论体系。 (3)NSM理论传承了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致力于探寻普遍的人类思维字母表。截止2016年,已发现66个语义基元。 (4)NSM理论是基于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其基本观点体现了NSM理论的六大核心思想。 (5)NSM理论是语义分解法的发展,其研究目标与语义分析模式依赖于普遍基元概念和化简释义这两大支柱。 (6)NSM的研究成果适合应用于初级阶段的外语核心词汇教学、基本语法和翻译教学。用于词典定义时,可避免语义晦涩、循环定义和语义模糊等词典编撰中的积弊。其独有的创作文化脚本法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时,有助于发现蕴含在复杂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特质、揭示不同文化的语义共性、避免民族中心主义。 (7)NSM理论和概念语义学理论虽均具有基本语义成分的研究取向,但因在认知语义观上的根本性分歧,导致其在学术背景、认知立场、概念基元、句法结构和语义表征方法等五个层面上存在诸多差异。 (8)NSM理论和双层语义学理论虽均属于词汇语义学的简约模式,但两者在学术渊源、学术思想、语义分析方法等三个层面差异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