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河高腔起源于商代《目连传》,产生于明朝弋阳腔,相传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目连传》在南北朝时期被称为目连杂剧,西晋时传入目连故事,到隋唐开始渐成雏形,宋代开始演出目连杂剧,明代大戏剧家郑之珍写了《目连救母·劝善记》。《目连传》中的《目连救母》是辰河高腔的“母戏”,它几乎囊括了辰河高腔所有原型曲牌和锣鼓点子及唱、念、做、打多种特技表演,内容异常丰富。辰河高腔流行于沅水中上游,是湖南省四大剧种之一,它的发源地是曾有“小南京”之称的湘西浦市古镇。明朝末年,江西弋阳有曾氏兄弟二人,因避难流落到湘西,寓居浦市万寿宫,在此授徒教唱弋阳腔。原来是用人帮腔,但由于浦市当地各种祭祀活动皆用唢呐和笛子吹奏尾声,因而弋阳腔也采用了唢呐、笛子代替人声帮腔。它与祭祀音乐腔调合而为一,并且糅合了释、道、巫、傩、民歌等元素,由此便形成了“浦腔浦调”的辰河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