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作物大豆再生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大豆再生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大豆再生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定 价:¥56.00

作 者: 武小霞 编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263734 出版时间: 201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随后通过使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同源克隆技术、及转录组测序技术等方法,成功筛选到了若干与大豆再生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从分子角度初步揭示了上述基因与大豆再生的关系。

作者简介

暂缺《大豆再生分子机制初步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章 大豆再生研究综述
一、再生体系研究
二、再生相关基因研究
三、再生分子标记及精细定位的研究
四、植物激素与再生相关研究
五、再生表观遗传学研究
六、再生相关文库构建与转录组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种子的消毒方法
二、萌发培养基的确定
三、子叶节丛生芽分化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丛生芽伸长的几个主要因子的正交试验
五、生根培养基激素浓度的确定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豆再生基因SSH文库构建、GmVSPB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初步分析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原数据的统计
二、组装结果统计
三、功能注释
四、GmVSPB基因克隆、植株转化及功能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植物ESR1基因研究进展
节 ESR1的发现
第二节 ESR1基因结构的研究
第三节 ESR1基因生物功能的研究
一、调控芽再生和发育
二、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ESR1的克隆及其功能初步分析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GmESR1基因的表达模式
二、GmESR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三、GmESR1尉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四、拟南芥、烟草、大豆遗传转化
五、拟南芥、烟草、大豆过表达植株的检测
六、转基因植株PPT抗性分析
七、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八、不同激素对野生型及其过表达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的影响
九、过表达大豆植株抗氧化性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ESR1上下游调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GmESR1基因功能注释
二、再生基因GmESR1克隆、植株转化及功能分析
三、GmESR1蛋白功能分析
四、GmESR1上下游调控基因的鉴定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转GmESR1基因大豆安全评价及再生相关性状分析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转GmESR1基因大豆植株遗传稳定性及表达分析
二、转GmESR1基因大豆再生性状分析
三、转GmESR1基因诱导愈伤组织中激素含量变化
四、转GmESR1基因大豆生理指标测定
五、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GmESR1与GmBIM1互作
六、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鉴定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LEC1的克隆及其功能初步分析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大豆GmLEC1基因的克隆及全长序列分析
二、GmLE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三、大豆GmLEC1-α组织特异性分析
四、激素诱导条件下LECl-α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五、GmLEC1-α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六、拟南芥遗传转化
七、大豆遗传转化
八、拟南芥植株的检测
九、大豆植株的检测
十、过表达拟南芥表型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大豆GmLEC2基因的克隆及再生功能的初步分析
节 研究材料、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大豆GmLEC2基因的克隆
二、GmLEC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三、GmLEC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分析
四、IPTG诱导蛋白表达分析
五、大豆GmLEC2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六、GmLEC2基因的拟南芥遗传转化、检测及表型分析
七、GmLEC2基因的大豆过表达及检测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大豆再生相关的转录组分析
节 大豆再生转录组测序技术进展
第二节 转录组测序材料选定、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生理指标测定及成活率结果及分析
二、测序数据质量统计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