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学术界对信用违约互换(简称CDS)相关产品的过度开发、定价缺陷以及风险管理进行反思;近年来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频发,又使得主权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中国2010年推出了被誉为中国版CDS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其定价、交易以及风险管理也成为中国广大学者和实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完备市场假设下,CDS及其标的债券和无风险证券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然而上述套利关系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基于该套利关系的定价模型需要进行修订,被忽略的风险来源需要被重估。《信用违约互换的理论、案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从研究CDS利差的决定因素、变动机制以及与标的债券市场的联动关系出发,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和案例分析等手段,以信用利差期限结构为研究视角,分析了CDS和相关信用市场的风险构成、定价缺陷和信用风险传播等问题,探讨了如何改进CDS市场交易制度和完善风险管理;在筒约模型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我国市场特征的定价理论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