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回眸:唐崖土司与城址艺术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
一 土司制度实施的背景
二 土司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 土司制度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唐崖土司与唐崖土司城
一 唐崖土司所处环境与个性特点
二 唐崖土司城的兴衰
三 从“废城”到“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节 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的类型与特点
一 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的类型
二 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的特点
第四节 土司城址艺术研究的意义与维度
一 城址艺术研究的意义
二 城址艺术价值研究的维度
第二章 深山王城:选址布局艺术之美
第一节 土司城的选址艺术
一 空间适宜
二 地质稳固
三 符合堪舆
四 有利防御
五 宜于治理
第二节 土司城的造“势”艺术
一 “城中城”体现“王城”气象
二 “荆南雄镇”牌坊彰显土司威权
三 宗祠与宗教建筑占领精神高地
第三节 土司城的“形”胜之美
一 合理的功能布局
二 规范的形制尺度
三 怡人的视觉空间
第三章 雄镇屏翰:城址建筑艺术之美
第一节 “荆南雄镇”牌坊的建筑艺术特色
一 形制简约之美
二 雕刻装饰之美
三 间架结构之美
四 题刻书法之美
第二节 “土司王坟”的形制与装饰艺术
一 独特的形制
二 精美的装饰
第三节 石板道路的沧桑之美
一 保存完好
二 依形就势
三 工艺精美
四 磨砺沧桑
第四节 “桥上桥”的古朴简约之美
一 基本构造
二 艺术特点
第四章 凿刻神功:城址石雕艺术之美
第一节 石人石马
一 精神寄寓
二 艺术特色
第二节 石狮
一 “民狮”形象
二 雕饰特点
三 象征意义
第三节 “荆南雄镇”牌坊装饰石雕
一 “奉调出征”
二 “除妖镇反”
三 “尊祖敬宗”
四 “土王出巡”
五 “麒麟奔天”
六 “渔、樵、耕、读”
七 石鸱吻
八 象牙雀替
第四节 “土司王坟”祭台围栏石雕
一 栏板石雕
二 望柱头石雕
第五节 “鹤寿无量”石雕
一 是“鹤”不是“凤”
二 “鹤”形石雕艺术之美
第五章 唯美韵律:城址纹样艺术之美
第一节 城址装饰纹样的种类与艺术形制
一 缠枝纹
二 宝相花纹
三 水纹
四 云纹
五 几何纹
第二节 城址装饰纹样构图的审美特征
一 对称
二 均衡
三 变化
四 韵律
五 虚买
第六章 交流仿象:城址艺术源流探析
第一节 城址艺术对汉族传统艺术的仿象
一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二 建筑形制与艺术仿象
三 营建法式与雕刻技法
四 纹样图形与装饰艺术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与汉地艺术影响城址艺术的途径
一 汉文化随人口迁移在土家族地区传播
二 朝贡与回赐:土司接受汉文化的制度性管道
三 儒学教育的兴起与文化认同的推进
四 经济贸易发展促进文化涵化
五 汉族匠师流入与艺术事象扩展
六 奉调出征与田氏夫人入川
第七章 影响因子:城址艺术生境研究
第一节 艺术生境的内涵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一 生境释义
二 生境对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唐崖的自然、经济生境与城址艺术
一 自然地理环境
二 居户与居民
三 生计方式与经济生活
四 自然与经济生境对城址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 唐崖的政治生境与城址艺术
一 土司与王朝的关系
二 土司与地方势力的关系
三 土司与土民的关系
四 政治生境对城址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唐崖的文化生境与城址艺术
一 土司时期民间社会文化因子
二 儒家文化在施州地方的传布
三 文化生境对城址艺术的影响
第五节 唐崖的民族民间艺术生境与城址艺术
一 土司时期的民族民间艺术
二 民族民间艺术对城址艺术的影响
第八章 大美不言:城址艺术认识价值
第一节 城址艺术认识价值的基本内涵
一 认识价值是艺术的重要社会属性
二 艺术认识价值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城址艺术与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历史智慧认知
一 建筑规模形制对土司制度的诠释
二 牌坊艺术彰显土司制度政治意蕴
第三节 城址艺术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认知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
二 地域与民族文化特色
第四节 城址艺术与区域社会史认知
一 弥补唐崖土司发展史记载不足
二 反映唐崖土司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九章 寓教于美:城址艺术教育价值
第一节 艺术教育价值的基本内涵
一 教育价值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二 艺术教育价值的基本指向
第二节 城址艺术的国家认同教育价值
一 王朝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联
二 城址艺术国家认同的表征
三 城址艺术国家认同的现代教育价值
第三节 城址艺术的文化认同教育价值
一 文化认同的层次与意义
二 城址艺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 城址艺术文化认同的现代教育价值
第四节 城址艺术的道德教化价值
一 城址艺术对孝道的传扬
二 城址艺术对纯良风俗的倡导
三 科学对待城址艺术的道德教化题材
第五节 城址艺术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价值
一 城址艺术是民族间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二 城址艺术反映的“三交”现象具有现代教育意义
第十章 惠泽天下:城址艺术经济价值
第一节 城址艺术经济价值的内涵
一 城址艺术经济价值是一种转化利用形成的价值
二 城址艺术经济价值转化利用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城址艺术转化利用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 城址艺术的展示利用
二 城址艺术的旅游利用
三 城址艺术的传承利用
第三节 改进城址艺术旅游利用的建议
一 深度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二 加快旅游配套项目建设
三 大力打造唐崖旅游名镇
四 城址艺术与民间艺术结合
五 建立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六 加强城址艺术遗存修复保护
七 精心设计城址艺术标识
八 加大宣传力度与改进宣传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