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适应具体环境、历史任务及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发展性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与自信。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今世界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影响和地位,最根本的仍然是要依靠创新和改革。制度自信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除绪论外,主体内容为五章。第一章,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维度,即制度为何自信。要从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特别是现代西方思想家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自信的分析中,概括出制度自信的维度。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价值观、法律文本的描述并涉及到所有制理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人的自然权利,商业交换增加了社会财富,市场经济确保了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马克思主义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理想社会的合理设想,对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进行了反击,揭示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将会使公有制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已不只是憧憬而是有现实物质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沟通了历史与未来,融汇了理论与现实,呈现了价值与优势。第二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据,即制度何以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递进地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离不开近代民族救亡的制度探索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新制度的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在前后相继的历史中形成的,制度自信有其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深刻体现。理论依据、历史逻辑、文化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与“源”。第三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容,即制度自信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制度下形成内聚力、进行协商统筹、实现共存共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如何协调计划与市场、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多样化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有力回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搭建起人类解放的阶梯。第四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面临的挑战,即制度如何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实现转型、怎样推进制度治理现代化、如何继续保持制度比较优势以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当下与未来中国制度自信需要突破的困境。第五章,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即制度应该自信。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向世界宣布了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也宣布了巩固中国特色社会制度自信决不改变。发展实现了制度自信,未来中国的发展会继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新矛盾,也将会解决制度自信面临的种种问题。向世界展示制度自信,要建构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会更加成熟更加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