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在撰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一是理论创新性。《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构建了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体系,包括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功能、团体历程、领导者的角色与能力、团体阶段与领导策略、领导者咨询技术、心理咨询理论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等。特别是有机融合应用了勒温的团体动力学、乔哈瑞的人际沟通理论等,创新提出了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内在运作机制的理论观点,揭示了团体成员间如何互动变化,团体动力如何形成,团体成员间如何发挥互助、他助、自助作用。二是实践针对性。《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构建了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体系,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中小学学生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筛选出每个年龄段学生可能发生的突出心理问题;然后指导课题组成员设计心理辅导方案,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因此,《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第四章中开发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团体心理辅导的系列主题与设计,都来自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检验,对解决中小学学生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指导有效性。《中小学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第五章中呈现的9个主题的心理辅导方案,是课题组9位心理辅导教师按照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三个阶段,即团体开始阶段一团体工作阶段一团体结束阶段,运用我构建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内在运作机制而精心设计的,每个辅导主题的完整辅导方案(每个主题按照每周辅导1次,至少包括8次以上的辅导活动)都在中小学多次组织实施并反复修改,辅导方案均通过“设计一研讨一修改一实施一诊断一完善’’的步骤进行,具体步骤为:“心理教师按照结构式团体辅导三阶段和内在运作机制要求设计辅导方案一由我采用工作坊形式组织课题研究团队开展研讨一心理教师根据研讨结果对原方案进行修改一在中小学组织实施(实施时心理教师做好记录与反思)一再次采用工作坊形式或观摩辅导活动进行诊断一心理教师完善辅导方案”。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在实践中借鉴这些辅导方案,在辅导方案中还特别增加了“领导者反思”和“点评”两个部分,以加深对辅导过程的理解,帮助中小学教师学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