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波丽娜·盖纳,法国作家,曾在出版社、文学社和杂志社工作过,著有三部长篇小说——《河流》《帕诺尼卡》《遗忘何其多》。北美访谈大作家的旅行对她而言既是朝圣和学习,也是一家人一次美好的冒险。 吉尧姆·比内,摄影师,偏爱政治和重大的报道。合作创办了知名的Myop新闻摄影社、小黑母鸡当代摄影画廊(la galerie de photographie contemporaine La petite poule noire),为各大杂志社到世界各地拍摄。译者简介: 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获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做过《东方文化周刊》《法语学习》《辞海新知》《译林》《书城》《经济参考报》等报刊杂志的特邀撰稿人,《文汇读书周报》的特邀撰稿人并曾任该报“阅读西方”版的特约主持。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国际杜拉斯学会会员。 五 编辑推荐 这些精彩的访谈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北美作家的出生成长地、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关系,他们的创作体验等。被访谈的作家很多都拒绝身份标签,不认同“美国作家”这个划定,认为自己的创作并不受国界和文化的限制,甚至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病态,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出生成长地还是会在作品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就像约翰·毕盖奈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关注新奥尔良,丹尼斯·勒翰几乎将所有的小说地点都放在波士顿,不同地域的作家书写了他们眼中的美国,由此拼贴出美国小说的共性及多样性特征。与地域一样,人生经历也在北美作家身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和家庭、种族、性别等,往往决定着他们的主题和旨归。 至于他们的创作体验,在作者的提问中显得有些雷同,比如大多数时候作家们都会被问: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心成为一名作家?第一本小说是怎么写出来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写作时间如何安排?怎样建构故事?会写提纲吗?如何找素材?会不会进行文本修改?会当众朗读自己的小说吗?写一本书一般需要多久?被拒稿了怎么办?会遭遇创作危机吗?会上创意写作课吗?怎么看待文学评论或读者的评论?什么是作为小说家的快乐和痛苦?怎么看待小说的作用?关心政治介入吗?等等。问题雷同,但作家们的答案却五花八门,而从中也能看到他们对待创作艺术的那份诚实和坚持。二是作家谈论自己的经历和小说时所带出的北美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小说的题材和情节设计基本都无法摆脱作家的经历和身处的世界。这些北美作家的关注点不一样:纽约的怀德曼是黑人,他关心的是从家族历史中钩沉出非裔美国人被边缘化的集体记忆;丹尼斯·勒翰关心虐童,认为恋童癖者应该终身监禁;大卫·范恩关注校园犯罪,担忧政府和枪支制造商因为利益而让社会变得更加暴力;李·伯克关注底层社会,看到贫富分化,工业家们为了石油随心所欲地开发,破坏环境和生态;西瑞·阿斯维特关心女权主义,女性的自我认知和男性偏见;詹姆斯·弗雷关注大城市文化的形式创新和产业生态;约瑟夫·波登关心美国印地安原住民的历史;罗恩· 什关心他的家族已生活了两百年的南方……这些点加起来,就是美国社会问题的集中所在,几乎是美国社会的缩影。 三是谈话折射出的北美文化出版圈、评论圈生态。26位作家的创作和出版经历自述,从不同方面反映北美出版界的境况。和法国几乎不出版短篇小说不同,美国文学界还有短篇小说的位置,只是作家发表了短篇小说或小说集之后,出版社必定马上要和他们签订长篇小说合同,因为长篇小说才是出版社稳定高额利润的来源。而且北美一般采用经纪人制,作家发表作品,除了极少数人第一本小说是自己给出版社寄稿以外,几乎每个作家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经纪人,由他们负责审稿、和出版社谈判、策划宣传,值得信赖的经纪人往往是作家的终身密友。小说出版后,很多都有后续的价值开发,最多的就是拍电影,作家们很多都是编剧。而评论圈,则为作家们普遍诟病,认为很多评论只是敷衍了事,欺瞒读者,没有深度,文学评论是很没有意义的工作,不过他们仍然期待能够看出作品深意、揭示不同作品之间联系的解释性评论。四是作家对自我和世界的探寻和哲思。因为这本书强调的是北美作家属性,普遍性的话题反而不那么突出,但作家是那么敏感的一群人,他们对痛苦的感知,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时不时地会洒落在对写作经历和小说情节的回顾当中。像理查德·福特所说的,为什么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度,一个人种会奴役另一个人种?这是道德上的败坏,这是恶。像吉尔·阿尔尚博说的,生活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总是对我很苛刻……渐渐地,我意识到,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这是这本书的动人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