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与严峻的生存环境抗争,一生在永不停歇的移动中保持着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有不同于中原农耕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文化。本书从唐诗获取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论述,包括以羯鼓、羌笛、琵琶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乐器,以玉门关、阳关为代表的西北边关,以金河、五原、居延为代表的北方边城,以王维、岑参、李益为代表的反映北方游牧文化的诗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唐诗中有关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与风俗的记述:胡服、胡妆、穹庐、胡床、胡饼、乳酪、葡萄酒、羊、马、骆驼等。由此说明,从妆扮、服饰到饮食、用具、居所等各个方面,唐文化都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从中吸取了无尽的养分。可以看出,唐诗中有关北方游牧文化的记述是系统的,是唐人有意通过诗歌加以整体的呈现。本书由此打开了唐诗宝库的又一扇大门,既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唐诗的新视角,又能激发读者关于异域、远方和英雄的丰富想象,从而证明唐诗的雄浑壮美、大气磅礴是多文化汇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