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瑶族服饰生成的背景与发展的动因。服装的三大要素是材质、造型和色彩,经由具体的服装手工艺将这几大要素综合呈现在服饰装扮上。瑶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了服装材料的来源。棉、麻、丝、竹等原料都是可以种植和采集到的服饰原材料。20世纪上半叶之前,瑶族人大多自种棉花,自己纺纱织布。麻布也是通过自己种麻、绩麻,纺线得来。蚕丝同样是自养蚕种、然后缫丝到纺丝线一系列活动都自给自足,包括染色,防染剂和染料全部是纯天然,比如南丹白裤瑶用黏膏树的树汁做防染剂,用板蓝根做染料。服装配饰所用材料也大多来源于自然,比如作为大瑶山坳瑶头饰的竹壳、顶板瑶头顶搭的架子用竹或木制成。这些材料都是因地制宜采用的,和瑶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不无关系。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化纤面料因为方便、轻柔、易清洗、耐磨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手织土布,成为更多瑶族人选择的服饰面料。面料染色也使用化学染料替代植物染色,效率更高、色牢度更强。在服装配饰方面,因为银的价格昂贵而且重量较重,现在更多使用银和锡的合金,或者是铜来制作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