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王大歌”是瑶族传统文化的典型样式,主要以口耳相传的传承形式流传于南岭民族走廊的瑶族聚居区,其内容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民族学等学科门类,堪称瑶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是瑶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生存智慧的总结,也是现存的“活性文化”。学术界对“盘王大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二是从文献考据学、历史学诸角度对其所记录的一系列瑶族神话传说,如开天辟地神话、洪水神话、盘瓠传说、漂洋过海传说等进行探讨。郑德宏、盘才万、代琳、盘承乾等人收集整理的同名《盘王大歌》先后出版。这四个由不同区域的瑶族学者所收集整理的版本,内容大同小异。对“盘王大歌”所记神话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关于洪水神话和伏羲兄妹结婚神话,陈连开通过总结近现代历史学、神话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成果,认为伏羲神话属于南方民族尤其是来源于苗瑶的神话。关于盘瓠传说,岑家梧、李本高都认为盘瓠是南方氏族部落的犬图腾崇拜。关于漂洋过海传说,张有隽等认为漂洋过海传说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并强调渡“海”的时间是晋朝和南宋时期,地点是在长江流域。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为“盘王大歌”研究奠定了丰富的论域,也为该主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经验与理论基础。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还相对零散,处于局部性与静态性的研究阶段,许多研究依然拘囿于史料的辨伪存真,辩证意识与整体意识薄弱。“盘王大歌”既是历史的形态,具有“历时性”和“静态性”,但同时还具有“当下性”和“动态性”,是瑶族人民的“活性文化”,有待进一步学理化、系统化与动态化研究。《瑶族史诗“盘王大歌”的社会文化学研究》试图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南岭走廊瑶族聚居区的田野调查资料推进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系统化,形成关于“盘王大歌”作为地方性知识、“活性文化”与文化价值功能研究的某种动态视野与总体性的辩证构架,批判地分析其在不同语境规定里的呈现,以期揭示“盘王大歌”作为地方性知识和“活性文化”的价值功能历史变迁化轨迹,把握其演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