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走出家庭,或回归家庭?劳动、社会性别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法文版)

走出家庭,或回归家庭?劳动、社会性别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法文版)

走出家庭,或回归家庭?劳动、社会性别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法文版)

定 价:¥80.00

作 者: 唐晓菁 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2671530 出版时间: 2020-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40 字数:  

内容简介

  在《走出家庭,或回归家庭?劳动、社会性别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法文版)》中,笔者将引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结合“大历史”与“小历史”,对历史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追问。问题意识包括;如何从历史演变/时间的维度来解释实践中“社会性别”的变迁?20世纪中国的三次社会剧变: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经济改革,分别如何在实践层面上生产和改变“社会性别”?历史变迁的动力既来自于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也来自于社会表征和文化、个体情感和主体性“选择”。那么,1949年以来,什么被延续下来?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具体而言,“社会性别”规范与政策、劳动组织模式的互动过程是什么?(既有社会性别规范如何影响政策和单位/企业中的劳动组织模式?相反,劳动组织模式的改变如何影响社会性别规范?)个体的身份如何被建构起来?主体性体现在哪里?策略是什么?事实上,今天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仍在世界上领先。这是否可以被解读为社会主义时期妇女解放的遗产,还是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动因?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透析社会主义时期女性解放的遗产与不足,变迁与不变,不仅是对经验梳理与解释的问题,还涉及理论建构的维度。如何看待五十年来的变迁?“社会性别”的概念与本土历史、社会经验的关系是什么?在中国的政策体制下,国家、劳动制度与女性的关系是什么?又如何理解女性劳动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既涉及到对历史延续性与断裂的机制分析,又关系到对中国“特殊性”问题的理解。

作者简介

  唐晓菁,巴黎高师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性别、劳动、家庭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等。

图书目录

序论
第一章 方法论问题与研究方法(田野介绍)
第二章 1949年至今A厂五位女性的肖像
第三章 1949年-2007年女性就业历史演变:在经济变动和政策调节之间
第四章 “妇女解放”:“大跃进妇女”劳动就业经历的社会建构
第五章 “干部”的性别化建构
第六章 第二代妇女的劳动与社会性别
第七章 经济改革中的第二代
第八章 第三代与第四代:回到传统妇女角色?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