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譬喻经》讲述了一个旃陀罗种姓摩登伽部族的女子本性追求佛弟子阿难,最后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该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星宿占卜内容。这部譬喻经,自公元三世纪始出现汉文译本,九世纪出现藏文译本,十九世纪陆续发现梵文写本,目前连同译本在内的不同版本存世共计十余个。《文本与研究:中印间天文、历法和文学的交流》从《虎耳譬喻经》梵藏汉文本中的二十八宿星占史料出发,分别对前世今生的故事、梵藏汉多语文本、岁时历法、计时仪器、星宿特性、占卜预言等方面进行研究。藏于英国和俄罗斯的中亚梵本,可以作为平行文本修订精校本的书写,比如,两分两至的星宿值日、望日时分的知识性错误,也可以回溯若干汉译星宿名称出现别宇的路径。作为传八中国的印度天文史料。《虎耳譬喻经》的研究,不仅有文献学研究方面的意义,亦有助于从天文、历法、佛教文学多个维度来考察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