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 论1
1.1 研究背景 / 1
1.1.1 城市化进程中对西安遗产环境的反思 / 1
1.1.2 保护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的动因 / 4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7
1.2.1 研究目的 / 7
1.2.2 研究意义 / 7
1.3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 / 9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9
1.3.2 相关概念 / 9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1.4.1 国内外关于大遗址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
1.4.2 国内外对遗产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法规与实践 / 19
1.4.3 理论基础 / 23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7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7
1.5.2 本书研究框架 / 28
1.5.3 研究方法 / 29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评析2
2.1 西安历史文化遗址的资源特征与功能定位 / 31
2.1.1 西安历史文化遗址的资源特征 / 31
2.1.2 西安历史文化遗址的功能定位 / 33
2.2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发展和现状 / 35
2.2.1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历程及现状模式 / 35
2.2.2 典型案例 / 39
2.2.3 遗址类公共空间的演进特点与发展趋势 / 42
2.3 西安大遗址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 45
2.3.1 已被城乡建设所覆压和破坏 / 46
2.3.2 已被城市建成区所包围 / 47
2.3.3 被城市发展区(规划建设区)所包围 / 47
2.3.4 位于城市外围地带 / 47
2.4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48
2.4.1 完整性不足 / 48
2.4.2 对历史信息真实性的漠视 / 48
2.4.3 外围环境的无序建设 / 49
2.5 本章小结 / 51
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的价值与保护困境解析3
3.1 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价值 / 53
3.1.1 西安地景空间的自然属性与遗址分布 / 54
3.1.2 西安地景空间的隐性文化内涵 / 58
3.1.3 大遗址与依托环境(地景空间)的共生关系 / 60
3.2 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困境的背景解析 / 68
3.2.1 目前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不足 / 68
3.2.2 目前文物保护规划对环境保护的不足 / 69
3.2.3 部分遗址范围套叠与交错 / 69
3.2.4 名为保护、实为开发的误区 / 69
3.2.5 规划发展区对主城周边大遗址的威胁 / 70
3.3 本章小结 / 71
西安“历史遗址区域”体系构建4
4.1 整体性区域化保护思路的提出 / 74
4.1.1 主城区外构建“历史遗址区域”体系的必要性 / 74
4.1.2 “历史遗址区域”作为城市的限建区 / 75
4.1.3 “历史遗址区域”作为遗产保护体系的补充 / 75
4.2 “遗产环境先导”的城市用地布局策略 / 76
4.2.1 “新旧分治”思想的扩展 / 77
4.2.2 “区域规划”为遗址区整体保护奠定基础 / 77
4.2.3 “历史遗址区域整体环境”作为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因素 / 78
4.3 “历史遗址区域”的系统层次与划分原则 / 79
4.3.1 大遗址“场效应” / 79
4.3.2 弱场——泛遗址区 / 80
4.3.3 均衡场——亚遗址区 / 82
4.3.4 强场——大遗址紧邻周边 / 83
4.4 “历史遗址区域”纳入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议 / 84
4.4.1 总体规划阶段 / 84
4.4.2 分区规划阶段 / 85
4.4.3 详细规划阶段 / 86
4.5 “历史遗址区域”的系统要素 / 86
4.5.1 物质要素 / 86
4.5.2 非物质要素 / 88
4.6 西安“历史遗址区域”的空间划分 / 89
4.6.1 五陵原泛遗址区 / 91
4.6.2 沣渭冲积平原泛遗址区 / 92
4.6.3 少陵原泛遗址区 / 93
4.6.4 白鹿原及浐灞川道泛遗址区 / 94
4.6.5 骊山—铜人原泛遗址区 / 94
4.7 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的维度 / 95
4.8 本章小结 / 97
社会功能维度:西安大遗址周边的城市功能适宜性研究5
5.1 各大遗址周边的功能发展现状 / 100
5.1.1 周边已建成地区 / 100
5.1.2 周边正在建设地区 / 101
5.1.3 主城周边受规划发展威胁地区 / 103
5.2 历史遗址区域的城乡统筹和产业结构 / 105
5.2.1 泛遗址区村镇、聚落的归并整合 / 105
5.2.2 泛遗址区产业结构调整 / 107
5.2.3 大遗址内部村民搬迁及规划建设控制 / 110
5.3 外部发展视角:大遗址周边城市用地性质研究 / 111
5.4 内部发展视角:大遗址 (保护范围)周边适宜功能设施研究 / 112
5.4.1 大遗址不同利用模式的特征、功能与设立条件 / 112
5.4.2 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范围周边适宜功能研究 / 113
5.5 大遗址及周边地区的管理问题研究 / 118
5.5.1 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 118
5.5.2 法规建设与执行问题 / 119
5.5.3 完善规划中的问题 / 119
5.5.4 资金投入和运用问题 / 120
5.6 本章小结 / 122
生态维度:大遗址与城市发展的生态过渡6
6.1 历史遗址区域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123
6.2 泛遗址区与西安生态网络的互动影响关系 / 124
6.2.1 西安的生态层次与保护重心 / 124
6.2.2 西安的景观生态格局现状 / 126
6.2.3 泛遗址区的生态层次与职能 / 129
6.2.4 泛遗址区与城市绿地结构的关系 / 130
6.2.5 泛遗址区间的生态联系 / 132
6.3 亚遗址区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联系 / 132
6.3.1 区内及周边景观格局现状 / 132
6.3.2 区内及周边景观生态问题诊断 / 134
6.3.3 亚遗址区间的生态联系:绿道的系统化建设 / 135
6.3.4 亚遗址区间人工廊道建设的生态控制 / 136
6.3.5 亚遗址区内部绿色空间保护 / 137
6.4 大遗址周边绿色空间保护与营建 / 138
6.4.1 绿道 / 138
6.4.2 生态原边 / 140
6.4.3 连续基质 / 141
6.5 大遗址与城市功能区的生态过渡 / 142
6.5.1 被“绿道”间隔 / 142
6.5.2 被农业生产用地间隔 / 142
6.6 本章小结 / 144
空间维度:西安大遗址与城市建设的空间过渡7
7.1 陵寝类遗址 / 145
7.1.1 文化特征与周边空间建设要求 / 145
7.1.2 作为“纪念性景观”的背景环境控制 / 146
7.1.3 作为“标志性景观节点”的眺望控制 / 149
7.2 都城及宫殿类遗址 / 151
7.2.1 文化特征与周边空间建设要求 / 151
7.2.2 线性缓冲过渡空间的提出 / 152
7.2.3 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区划 / 152
7.2.4 历史轴线的延伸与保护性控制 / 155
7.2.5 边界遗址要素的展示 / 156
7.3 先期文化类遗址 / 157
7.3.1 文化特征 / 157
7.3.2 周边空间建设要求 / 158
7.4 水景类遗址 / 158
7.4.1 文化特征与周边空间建设要求 / 158
7.4.2 保护周边典型景物及环境作为“空间延伸”的对象 / 161
7.4.3 水际边界处理及外围建筑环境 / 162
7.5 本章小结 / 162
西安大遗址周边环境的适宜性空间模式研究8
8.1 适宜性空间模式的提出 / 163
8.1.1 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方针 / 163
8.1.2 适宜性空间模式的类型 / 167
8.1.3 模式选取的综合评价 / 169
8.2 对比包围模式 / 171
8.2.1 典型代表——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 / 171
8.2.2 适宜特征与条件 / 174
8.2.3 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策略 / 175
8.3 廊道隔离模式 / 177
8.3.1 典型代表——汉长安城遗址 / 177
8.3.2 适宜特征与条件 / 181
8.3.3 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策略 / 181
8.4 咬合过渡模式 / 182
8.4.1 典型代表——少陵原杜陵 / 182
8.4.2 适宜特征与条件 / 188
8.4.3 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策略 / 188
8.5 开敞过渡模式 / 190
8.5.1 典型代表——白鹿原汉陵遗址区(霸陵、南陵、窦皇后陵) / 190
8.5.2 适宜特征与条件 / 202
8.5.3 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策略 / 203
8.6 适宜性空间模式的应用总结 / 204
8.7 本章小结 / 208
结 语9
9.1 主要结论 / 211
9.2 结束语 / 215
参考文献 / 216
后 记 / 222
致 谢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