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幼时住在开中药店的叔叔家里,从小受中草药文化熏陶。叔叔的中药店取名“采芝林”,经常有坐堂医生坐诊。看到来时用大竹竿抬着、大箩筐装着的病重患者,几天后能走着过来致谢,幼小的心灵很受触动,原来为人解除疾苦是这么美好的事情!孙老从此确立了长大成为一名医生的志愿。孙老又曾入读名中医何炎燊私塾,对中医有了浓厚的兴趣。 1956年高中毕业后,恰逢当年全国成立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家中医学院,为实现少年的梦想,孙老积极报考了广州中医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医大学生。大学六年,师从良师朱敬修,加上自己刻苦用功,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1962年,广东省卫生厅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了继承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作为首届广州中医学院毕业生的孙老,幸运地成为德高望重的医界泰斗、名老中医李翼农的徒弟,并分配到东莞县莞城卫生院。李老被称为“李大剂”,善于用大剂量寒凉药物治疗温病重症。通过师承面授,孙老逐渐掌握了李老一脉相承的治疗温病的真功夫,并利用李老传授的方法,治愈了一大批麻疹、肺炎、乙脑、流脑、肠伤寒及钩端螺旋体病等时行疫症患者,打下了治疗急性热性病的坚实基础。1965年,东莞中医院成立,孙老调到东莞县中医院,再拜启蒙老师何炎燊为师,并向莫椿龄老师学习,一起主攻肾炎和尿毒症,运用崩大碗灌肠的方法治疗尿毒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先后担任内科主任、副院长和院长等职。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成立中风协助组,东莞市中医院也参与其中,孙老总结经验,篡写了《中风101例辨证论治探讨》。20世纪80年代起,孙老专心钻研中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在东莞市中医院成立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兼任所长,并完成了《东莞市老年人虚证调查分析报告》,获1988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暨南大学中医科周国雄教授合作,成立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第一届副主任委员。20世纪80年代后期,孙老调任东莞市人民医院任副院长。1993年,被授予“广东省名中医”荣誉称号,199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徒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