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民事审判争点归纳:技术分析与综合运用

民事审判争点归纳:技术分析与综合运用

民事审判争点归纳:技术分析与综合运用

定 价:¥68.00

作 者: 黄湧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49484 出版时间: 2021-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A5 页数: 358 字数:  

内容简介

  【学会归纳民事庭审的争点,才可能有好的庭审】以审判实务中 5 大核心技术为成书基础 ??争点归纳的位序性技术 ??争点的变动性应对技术 ??争点确定中的释明技术 ??争点证明中的释明技术 ??争点协商中的商榷技术 从技术分析延伸至综合运用 旨在提升法官与诉讼当事人的法律思维能力 全书在第*版的基础上进行全新修订,辅以42个案例剖析、3 份重磅判决书撰写模式、2 份完整版庭审笔录,256千字对满满的干货绝提炼,配以上下篇设计 总计十一章内容只为审判实务而著。

作者简介

  黄湧,厦门市集美区法院法官,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厦门大学法律硕士。近年来,以“争点归纳技术研究”为主题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判解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成为民事审判的爱好者己20余载并尊此为业。

图书目录

目  录
上 篇
争点归纳的技术分析
第一章
争点归纳技术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争点与争点归纳技术
 一、争点是什么
 二、争点的几个组成部分
 三、争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争点的特性
 五、争点归纳技术
 六、争点归纳技术与争点整理程序的区别
第二节 研究争点归纳技术的意义
 一、对抗式诉讼的需要
 二、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
第二版序言
《民事审判争点归纳:技术分析与综合运用》出版以来,我陆续收到许多业界同仁与读者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所有的支持理解,我表示由衷感谢,有人关注自己的作品实在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一切的批判指正,我都虚心接受。
第二版的内容,除了修正一些误写之外,相较第一版内容,主要有以下不同:
1.我增写了第十一章的内容,对解决“漂流审”问题做了一些思考,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解决方案,并草拟《民事案件准备庭操作规程(建议稿)》(见附录F),供大家参考。
2.顺应形势,我增加了一些可视化的内容,于附录C中加入可供观摩“后置式争点归纳技术运用”的庭审视频(该起案件由我主审),此部分内容可与本书第九章配合阅读。
3.在一些章节增加参考案例,适度增强本书实践性。
最后,对所有读者的肯定与批判,对法律出版社李群编辑、陈昱希编辑的悉心支持,再次表示感谢!
 三、提升审判效率
 四、提升诉讼的民主性与计划性
 五、提升法官与诉讼当事人的法思维能力
第三节 争点归纳技术运用中的特点与
局限
 一、技术运用的特点
 二、质疑与回应
第二章
争点归纳的
位序性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争点位序性技术
 一、争点位序性技术的内涵
 二、争点位序性技术的理论依据
 三、争点位序性技术的外延
第二节 技术运用常态之一——不同类型
争点之间的位序性技术运用
 一、标准型位序性技术运用
 二、法律争点缺位型位序性技术运用
 三、简单型位序性技术运用
第三节 技术运用常态之二——同一类型
争点内部的位序性技术运用
 一、诉讼标的争点间的位序性技术运用
 二、法律争点间的位序性技术运用
 三、事实争点间的位序性技术运用
 四、证据争点间的位序性技术运用
第四节 争点归纳位序性技术运用之特殊
形态
 一、狭义的诉讼标的争点与法律争点无逻辑
关系
 二、法律争点与事实争点间无逻辑关系
 三、事实争点优先于法律争点进行审理
 四、证据争点引出事实争点甚至改变诉讼
标的争点
第五节 如何科学地运用争点位序性技术
 一、正确认识争点位序性技术的运用
 二、运用位序性技术的阶段
 三、确定争点的位序的方式
 延伸思考
第三章
争点的变动性之
应对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争点的变动性之应对技术
 一、争点变动性的内涵
 二、争点变动性的外延
第二节 争点变动的依据及限制
 一、对争点变动持宽允立场的理论与实践
依据
 二、对争点变动的必要限定
第三节 诉讼标的争点变动的基础理论
 一、关注诉讼标的争点变动切合审判需要
 二、诉讼标的争点变动与争议恒定原则的
冲突
 三、适时与共通:融合的途径
第四节 诉讼标的争点变动之应对技术
 一、追加型诉讼标的争点变动
 二、变更型诉讼标的争点变动
 三、被告提出增加诉讼标的型
 延伸思考
第四章
事实争点确定中的
释明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事实争点确定中的释明
技术
 一、事实争点的内涵
 二、事实争点的四个衡量标准
 三、事实争点释明的内涵
第二节 在事实争点确定中释明不足的危害
 一、事实争点确定中释明不足的体现
 二、事实争点归纳错误的类型及其裁判突袭
后果分析
第三节 事实争点确定中释明的必要性与
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二、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对事实争点确定中释明模式的
类型化
 一、在事实争点确定中以追求完整为目标的
释明
 二、在事实争点确定中以追求清晰为目标的
释明
 三、在事实争点确定中以排解矛盾为目标的
释明
 四、在事实争点确定中以追求准确为目标的
释明
 五、在事实争点确定中以提供选择为目标的
释明
 延伸思考
第五章
证明标准争点的
释明技术
第一节 问题的实质
 一、证明标准释明问题的引出
 二、释明问题背后隐藏的价值冲突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方向
 一、评估当事人的素质——是否有释明的
需求
 二、检索规范层面的制度设计——是否可以
补缺
 三、体验法官的司法心理——是否有释明的
意愿
 四、考查法官的素质——是否具备释明的
能力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关于释明的界限
 二、关于释明的形式
 三、关于不释明及已释明的后果
 延伸思考
第六章
争点协商技术
第一节 什么是争点协商技术
 一、争点协商的内涵
 二、争点协商技术的理论依据
 三、争点协商的外延
第二节 争点协商的功能
 一、缩小案件的审理范围
 二、促进全案和解
 三、提高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信赖度
 四、有利于实现对当事人实体利益与程序
利益的保障
第三节 争点协商技术的运用
 一、关于争点协商的可行性
 二、关于争点协商时间、工作形式与内容
载体
 三、关于争点协商中法官作用的发挥
第四节 争点协商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
 一、争点协商的制约因素
 二、争点协商制约因素的克服
 延伸思考
下 篇
争点归纳技术的综合运用
第七章
争点归纳技术在
审判流程中的适用
第一节 对争点归纳技术运用的观察
 一、诉讼标的争点的特定
 二、程序争点的确定
 三、程序争点的释明与解决
 四、诉讼标的争点的变动
 五、法律争点、事实争点确定前的准备
工作
 六、事实争点确定中的释明、法律争点与事实争点的归纳、争点位序的确定
 七、证明标准争点的释明、诉讼标的争点
变动的释明
 八、争点的推进、围绕争点开展询问
 九、争点协商
 十、围绕争点进行合议并制作判决书
 十一、围绕争点进行判后答疑
第二节 争点归纳的全程性特征
第三节 争点归纳具有相对阶段性的特征
 一、前期(立案审查及庭前审查阶段):侧重诉之合法性争点及诉讼标的争点的归纳
 二、中期(证据交换及开庭审理前阶段):侧重法律争点、事实争点、证据争点的归纳
 三、后期(开庭审理后阶段及庭后):关注争点的二次归纳及争点的推进问题,开展争点协商
 延伸思考
第八章
民事庭审中“前置型”
争点归纳技术的运用
第一节 问题样态分析
 一、无争议事实的归纳与庭审中举证、质证环节脱节
 二、争议焦点的归纳未依以诉讼标的争点为中心的审判脉络展开
 三、事实争议焦点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被忽视的现象
 四、争议焦点的归纳与举证、质证的实际位序不吻合
 五、围绕争点进行的法庭调查与辩论存在交叉与重复
第二节 解决的对策
 一、加强庭前准备工作——指导当事人围绕争点开展诉讼攻防
 二、保障审判脉络的清晰——强化对法官审判逻辑思维的训练
 三、兼顾案件审理的实际情况——从庭审技术上对标准模型进行微调
 四、采用辩论与调查相融合的方式——解决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的冲突
 延伸思考
第九章
民事庭审中“后置型”
争点归纳技术的运用
第一节 模式的提出
 一、“前置型”争点归纳模式
 二、“后置型”争点归纳模式
第二节 模式之比较
 一、内涵差异与比较法观察
 二、基本特征比较
第三节 模式适用之前提
 一、对诉辩环节之后所开示的诉争资料之充足性要求不同
 二、对法官能力要求不同
 三、对当事人能力要求不同
 四、对争点的固定性的依赖程度不同
第四节 争点归纳面临之问题
 一、在争点归纳主体方面,法官与当事人均存在能力缺乏与意愿不足的
问题
 二、在争点归纳客体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料缺乏与延滞问题
 三、在争点归纳内容方面,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受约束与变动性
 四、在争点归纳过程方面,体现出释明的不足与互动环节的缺失
第五节 基于可行性之选择
 一、“后置型模式”对局限性条件的适应
 二、“后置型模式”的“四项增益”
 三、适用“后置型模式”应注意处理的
问题
 延伸思考
第十章
争点中心型
判决书的撰写
第一节 完全型判决书的问题所在
 一、诉辩部分:简单引述,整理不足
 二、事实与证据部分:先行堆砌证据、对无争议事实的认定过于理想化
 三、理由部分:论证繁复,条理不清
 四、事实与理由:交叉重叠,多重论证
第二节 争点中心型判决书的内涵与结构
 一、争点中心型判决书的内涵
 二、争点中心型判决书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争点中心型判决书之撰写要点
 一、诉辩部分
 二、事实部分
 三、本院认为部分
 四、总括部分
 五、关于如何避免事实部分与理由部分的重叠
第四节 制作争点中心型判决书应注意的问题
 延伸思考
第十一章
相对集中审理:
应对漂流审问题的
次优进路
第一节 “漂流化”的审理模式及其检讨
 一、据以讨论的案例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审理模式
 三、漂流化审理模式之渊源与弊端
第二节 比较司法上的对策及可行性分析
 一、比较司法上的对策
 二、我国能否走德国式的集中审理主义
道路
第三节 选择一条次优的道路——审理的
相对集中化
 一、“相对性”的体现
 二、“集中性”的实现
 延伸思考
附录A本书援引的相关案例与所涉及的主题
附录B相关庭审笔录
附录C相关庭审视频
附录D相关民事判决书
附录E复杂案件争点记录表格
附录F民事案件准备庭操作规程(建议稿)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