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一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尽心上》提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通俗地讲,良知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判断是非的直觉本能。在阳明先生创立的心学中,也突出了良知的地位和作用,并把致良知作为人生的目标追求和行动指南,使“良知”具有了更多的实践意义。 良知是我们心中最好的指南针,它是我们判断善恶的标准,也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只要我们按着良知指引的方向,在良知的尺度内满足所需,通常都能够行稳致远。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改变不了生活的规则,也改变不了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内心的方向,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拥有一份做人的良知。 一个人的良知,是其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往往不去那么做,其原因可能是良知被私欲遮蔽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发现自己的良知,培育好良知的种子,让它在我们的内心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实现自我的升华,更好地为善去恶,使自己睿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