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凭借书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凭借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可谓诗、文、书、画“四绝”。 这样的文徵明在时人眼中是一流人物,加之父执辈为官均有作为,从政一时成了文徵明的理想。然而在九次应试九次不第后,他终于放下执念, 在诗酒酬唱、书画鉴赏中度过一生,平淡中自有精彩。 文徵明的平和与淡泊在当时格格不入。好友如唐伯虎、祝允明大多风流 不羁,可文徵明生活在江南佳丽地,置身放纵礼法的年轻才俊中,却能 力摒流俗,做到“平生不二色”。与世不合的文徵明与周围人的冲突自 然不可避免。少年时,他内心也曾升腾起挣脱现实的火焰,但到暮年, 这股火焰已归于对自我的完善。终于,身兼艺术家和儒者双重身份的文 徵明在平淡中实现了精神的自由。他去世时的场景仿佛浓缩了这份自 由 :在苏州,九十岁高龄的文徵明坐在书房的小椅上离世,面前是整 齐摊开的纸笔。 可人们在探查文徵明看似平淡的生命轨迹时,除了看到他在艺术上的突 破和他对理想、道德的坚守外,也能看到他曾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 对生命有过痛苦的感受。本书希望探入文徵明平淡的生活水面,触摸他 深埋于水下的艺术人生和艺术精神,以便读者更多地了解文徵明其人以 及他诸多创造精神的发端。由于作者将文徵明的人生轨迹与当时社会的 发展络脉交织在一起,读者对数百年前的艺术气象也将有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