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始刊于清康熙十年(二八七一年),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从内容上看,《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馊、种植、颐养等八部,内容较为驳杂。其中,前三部《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主要是他的戏曲理论,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在《词曲部》中,他把戏曲的“结构”放在首位,认为一部戏曲要主题明确(立头脑),结构严密(密针綫),情节集中(减头绪),选材新颖(脱窠臼)等;词采上,他认为戏曲语言要浅显易懂,要有趣味性。韵律上,他提出恪守词韵、慎用上声、少填入声等主张。《演习部》主要介绍的是戏曲实际演习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故而他非常重视剧场上冷热的搭配,演员演出时发音的准确和宾白的节奏等。《声容部》是对演员的姿色、服饰、技艺方面的论述。总之,这些理论都是针对现实的弊病而提出来的,所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五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锲部》《种植部》《颐养部》,主要介绍的是生活方面的知识:房舍建筑求《居室部》,家具制作问《器玩部》,蔬谷肉类查《饮食部》,花草树木读《种植部》,养生寻乐看《颐养部》。总之,《闲情偶寄》这部着作包罗万象,所选题目均来自实际生活。虽事无巨细,一并收罗,但读来却丝毫不觉琐碎,反而因此更觉生活之美无处不在。其谈的是生活小事,体现的却是闲情雅致,故而运笔自然,语言亲切。合则为一部包罗万象的着作,分则为一篇篇优美的小品文。可谓情闲而笔亦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