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诗味”论的儒道渊源
第一节 “声亦如味”:“味”论与“审乐知政”
一 “阴阳五行”:“声亦如味”说的哲学基础
二 “审乐知政”的批评传统与“声亦如味”的本质
第二节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的诗学意义
一 “三桓作乱”与“孔子适齐”
二 “尽善”“尽美”:韶乐的内容与形式
三 “孔子闻韶”的诗学意义
第三节 “味无味”:道家的“味”论
一 老子的“无味”论与庄子的“恬淡”观
二 道家“味”论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兴味:诗性生命的感发
第一节 文化之“兴”、经学之“兴”与文学之“兴”
一 文化之“兴”
二 经学之“兴”
三 文学之“兴”
第二节 兴寄与兴象
一 兴寄
二 兴象
第三节 感兴:兴味生发的途径与基本形式
一 感兴的历史传承
二 感兴:兴味的生发途径
三 兴味生发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 滋味:文学自觉时代的诗味论
第一节 “滋味”论提出的历史机缘
一 大一统专制皇权的式微与士族的崛起
二 儒学的衰微、道家的复活及佛教道教的传布
三 人性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四 齐梁之际以“滋味”论诗的机缘
第二节 从《文赋》到《文心雕龙》:“滋味”论产生的先导一
一 汉代的以“味”论“言”论“文”
二 陆机《文赋》:以“遗味”论诗
三 《文心雕龙》——以“味”论文——“滋味”说的先导一
第三节 钟嵘“滋味”说的内涵与理论意义
一 “滋味”:诗歌本体的美感特征
二 “直寻”:“滋味”美感的创造之途
三 “怨”与“清”:钟嵘《诗品》五言诗的独特“滋味”
四 钟嵘《诗品》“滋味”说的诗学价值及影响
第四章 韵味:中国诗学中的艺术哲学
第一节 道心:“韵味”说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
一 三风鼓荡:“儒”“释”“道”影响下艰难悲慨的隐逸人生
二 “自然之道”:诗歌的本体
三 自然的诗化与人化的诗境:诗人的主体
第二节 “四外”:“韵味”说的哲理思致
一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韵味”的美学特征
二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味”诗美的生成
第三节 澄淡精致,趣味澄复: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一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的理论意义
二 “澄淡精致,趣味澄复”的审美趣味
第五章 淡味:淡远深邃的诗歌美学
第一节 理学:宋代诗学的精神底色
一 理学的兴起
二 理学与宋代诗学
第二节 淡味:宋代诗学的基调
一 梅尧臣: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二 苏轼的“淡味”观
三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
第三节 “淡味”论的诗学意义
一 诗分唐宋
二 “崇陶”与“尊杜”的意义
第六章 禅味:中国诗学中的释家精神
第一节 禅
一 “拈花微笑”:从印度禅学到中国禅宗
二 为什么是禅宗
三 禅风熏染下的士人心态
第二节 以禅入诗
一 以诗寓禅
二 以禅入诗:“象”与“境”
第三节 以禅喻诗
一 禅何以能够喻诗
二 禅如何喻诗
三 以禅喻诗的意义
第七章 趣味:诗人诗性生命的呈现
第一节 “趣”范畴的历史演进与诗学思想的流变
一 “趣”范畴的历史演进
二 诗学思想的流变:“趣”范畴历史演进之因
第二节 明清流派诗学观下的“趣味”论
一 明代文学“复古”思潮与“趣味”论
二 “童心”说、“性灵”说与“趣味”
三 袁枚“性灵说”与“趣味”
第三节 “理趣”与“天趣”:“趣味”的两种形态
一 理趣
二 天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