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11现实背景
112理论背景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的意义
14相关概念
141中小股东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142制度
143法律和声誉
15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51研究思路
152研究方法
153研究内容
16研究创新
第2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原因
211中小股东和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
212股东平等原则与资本多数决原则
22制度基础论
23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理论
231法律论
232法律的替代论
233声誉论
24文献综述
241法律保护研究
242声誉保护研究
243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效果的评价研究
244中小股东行为研究
245演化博弈论应用
246述评
25本章小结
第3章制度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影响的理论分析
31制度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行为的影响分析
311中小股东的理性冷漠行为分析
312中小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分析
313中小股东的积极维权行为分析
314制度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行为的影响
32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特别保护制度的影响分析
321投票机制与救济机制
322投票代理权征集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323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33声誉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影响分析
331控股股东声誉
332控股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一次性博弈模型
333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重复博弈模型
34本章小结
第4章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1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背景分析
411我国的法律发展背景分析
412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现状分析
413社会的声誉现状分析
414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声誉现状分析
42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的指标体系
421资产收益权
422指标体系的选择
43法律制度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431概念模型的提出
432研究假设
44声誉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441概念模型的提出
442研究假设
45本章小结
第5章研究设计
51样本与数据选择
52变量定义和测量
521因变量——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522立法的自变量
523执法的自变量
524声誉的自变量
53研究方法
531描述性分析
532主成分分析法
533面板随机效应模型
534t检验
535对照组分析
54统计分析软件
55本章小结
第6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1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611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各年比较分析
612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各行业比较分析
613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各地区分析
62法律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621描述性统计
622法的制定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623法的实施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63声誉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631审计意见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632跨地上市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633对照组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研究结果和讨论
71假设检验结果
72研究结果的讨论
721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722法的制定和实施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723声誉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
724未获得支持的假设结果探讨
73启示和建议
731从个体的角度
732从集体的角度
733从社会的角度——建立法治社会和声誉社会
734法律和声誉的共同作用
74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研究的创新
83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