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丛》第61卷共载论文22篇,秉承本论丛业已习惯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内容涵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等刑法学诸多领域。 本卷特设“涉恐犯罪专栏专栏”,收录了4篇相关文章。王剑波的“金融反恐的概念和基本措施分析”一文认为,金融反恐的直接措施很难触及恐怖主义的深层次网络,金融反恐工作应更加关注对恐怖主义的资金转移或分配活动的间接打击。兰迪的“预防性反恐视域下青少年去极端化的比较及启示”一文主张,预防性反恐怖策略应以去极端化为核心,并就我国青少年去极端化策略提出了建议。郭虹的“恐怖主义犯罪早期化介入的正当性根据”一文对恐怖主义犯罪早期化介入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恐怖主义犯罪早期化介入的正当性根据。德国学者Beatrice Brunhöber在其论文“安全社会中刑法的功能变迁”中提出,刑法的功能变迁面临具体的合法性障碍,需要厘清规范接收者对于未通过自己行为引发、但可归属于他的风险要在多大范围内承担责任。 本卷的其他栏目还刊载了如下优秀成果: 张洪成的“不法侵害‘紧迫性’的实证考察”一文通过对正当防卫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不法侵害“紧迫性”的判断基础和判断标准。 姜娇的“美国正当防卫之立法及启示”一文通过对美国正当防卫立法的研究与分析,针对我国正当防卫司法认定难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熊亚文的“从归因到归责: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限制论”一文评析了中立帮助行为限制处罚理论的变迁,主张应当采用以客观归责论为基础的综合限制路径。 何显兵的“矫正目标导向下监狱层级管理体制改革”一文对监狱行刑目的以及现有的监狱层级管理体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勾勒了监狱层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案。 师索的“解构犯罪控制形态:一种结构犯罪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刍建”一文认为,犯罪控制形态研究的目的是囊括对犯罪学增量有意义的学科,并寻求这些学科的内在整合,旨在通过影响研究范式、研究应用和学科整合构建新的结构犯罪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