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桑植民歌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主题确定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对其进行研究,主要出自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桑植民歌是我国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而以往对于它的研究,仅限于零星的音乐本体或传承保护等方面,尚缺系统化、突破性的成果,因而《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创新空间。桑植既是一个革命圣地,又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还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多元文化板块的交接地。桑植民歌既保有、蕴含了本地区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内涵,又吸纳、融合了周围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体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从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来说,这个选题既保证了足够的分量,又在作者的能力把控范围内。其二,“多元文化理论”起初是对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些文化现象的描述,源于古埃及、古罗马时期;之后被北美国家用于处理国内的民族关系。1924年,犹太裔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Kallen)首次提出“文化多元主义”,后来成了具有全球意义和影响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尊重和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和维护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相互影响。多民族杂居区之中的民族音乐始终处于多民族传统文化交融、与现代化对峙的紧张关系中,桑植民歌就是一个缩影,其文化流变呈现多样性的面貌,是多重文化审美与观念的叠加整合。这一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建构散居与杂居地区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以及文化共生互补关系研究的切入点。对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历时性和现时性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多民族杂居和多种文化板块交接之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而言,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三,以上两点是建立在研究者对桑植民歌有深度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之乐在湘西吉首生活、学习、工作,这里与桑植为邻,在念大学期间她就接触、学习过桑植民歌。近年来,又多次深入桑植各乡镇村寨,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的了解,掌握了相当丰富的一手材料,这也是《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的重要依据。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的研究方法来说,有两点特别值得一提:一是田野调查,二是处理音乐本体与文化阐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