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互文性研究》用见微知著的方式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器乐音乐中的琵琶新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钢琴作品、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作为分析对象,试图运用音乐互文性的“两维”和“两层”的理论框架,探讨其中的互文性问题,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在音乐音响文本的互文性层面上对器乐音乐音响文本建构中的历时和共时维度中的互文性关系进行研究;二是在音乐音响文本与音乐非音响文本之间的历时和共时维度中的互文性关系进行研究。前者涉及的是音乐音响文本的音响形态在建构中与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的音乐音响文本是怎样发生借用、吸收、改编和偏离的,先在的和共在的音乐音响文本的踪迹是如何渗透和显露在被建构的音响文本的音响形态中的;后者涉及的是音乐音响文本的意义是如何在与音乐的非音响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中与其历史文化语境相关联,并使其意义超过了音乐文本自身,使音乐文本的意义由表层意义得以向深层意义不断生成。《音乐互文性研究》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琵琶新作品的互文性研究;第二章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叙事结构及互文性研究;第三章为戏曲元素的中国钢琴作品之互文性研究;第四章为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互文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