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电影研究》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修改、补充完成的,它能让我们获得三点益处。一是知道了越剧电影的发展过程。从张石川萌生拍摄越剧电影的想法至今,一共拍摄了52部影片,其中,《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西厢记》《云中落绣鞋》《红楼梦》《碧玉簪》《半篮花生》《莫愁女》《五女拜寿》《唐伯虎》《陆游与唐婉》等十多部影片,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越剧走向全国及海外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也对于如何成功地拍摄戏曲电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是能了解到越剧电影的艺术特征。越剧和姊妹剧种虽然同属于戏曲,但有它独特的个性,也就是其艺术特征,即全部由女性演员扮演角色所表现出来的清秀婉约的美学风格、用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编构的大多数剧目所抒发出来的凄美动人的情感,以及能扣动心弦并让观众获得极大美感的委婉细腻、俏丽多变、迂回曲折和韵味悠长的唱腔。而拍摄成的电影,不仅具有越剧这一剧种所有的艺术特征,还因银幕上多数演员年轻貌美、唱腔流派纷呈、外景山水如诗如画、内景屋宇家具清丽雅致而具有唯美的特色。三是能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追鱼》《碧玉簪》《五女拜寿》等作品进行深入赏析。许多人都看过这些影片,也觉得美不胜收,但多是从戏曲也就是从越剧的角度来看的,而不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该书详细地介绍了电影对原剧的改动,并进行了评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电影充分运用其艺术手段,造就了舞台剧不可能实现的效果——相恋之人在另一个世界,化成蝴蝶,在春天的花丛中相互依傍,并自由地飞翔;舞台剧《红楼梦》中的景与人始终是不分离的,但是电影可以用物表现人、抒发情、表达意,像黛玉之死的凄惨与悲凉,它没有直接让演员来表演,而是通过焚稿后火盆里面的灰烬、因冷风而吹起的窗纱和远处怡红院传来的婚礼上的唢呐声来表现,这样的表现更深刻,也更能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