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是东北经济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9月,沈阳经济区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范围确定为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个城市。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以来发展情况如何,取得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障碍问题,都是社会各界关心的,也是我们长期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资助下,课题组于2015年完成了《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2013-2014)》,考虑到时间间隔太短难以充分展示发展变化情况,本研究报告以2015-2018年为报告期间。考虑到相关数据比较等前后一致性和合理性要求,在此仍然按照原先8个城市的口径对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分析探讨。2015-2018年,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取得成效。传统产业由大变强,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沈阳经济区对全省的示范带领作用正在显现。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发展。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县域产业提质增量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取得新突破。三是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的前景质量、效率质量、结构质量及分享质量总体上不断得到提升。四是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形成。总体呈现出创新企业数量高速增长、企业创新结构优化、企业地位突出的良好发展态势。五是制度创新改革取得新进展。在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府制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充分发挥了新型工业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和带领作用。六是产业集聚效能显著提升。通过合理分工和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分工合作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的壮大化、科技化和节能化。七是总部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以沈阳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东、西、南、北主导产业带,依托沈阳经济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