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多起重大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暴发,越来越多进入“中产”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成分、安全性、制作流程与营养等质量问题(Grunert,2005)。表现在国际市场上,为了控制农产品市场在WTO框架开放后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各国政府纷纷采纳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SPS)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入门槛,SPS措施因而成为农产品贸易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受此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不断遭遇通报、扣留和拒绝,贸易损失巨大。不仅如此,质量水平低下也是中国农产品国内市场供需失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国产农产品滞销,而另一方面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基于这一严峻形势,2014年以来每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甚至将农产品质量与政府考核绩效挂钩。那么,中国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到底如何?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产品处于什么样的质量层次?进口国SPS措施倒逼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升级吗?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SPS措施与农产品质量升级的耦合机制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