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内部11个城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东莞、惠州、肇庆、佛山、中山、珠海、江门)未来发展规划,下沉到大湾区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和特色,通过对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和环境变化以及法治建设这四个层面,总结归纳大湾区内部城市在一体化协同发展道路上的独特定位以及痛点难点,并按照中央的同一规划以及这11个城市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发展政策建议,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思路。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背景、总体要求、建设目标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不同城市的定位设计进行解析;第二章总结了大湾区中心城市(深圳、香港、广州与澳门)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三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东莞、惠州)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概况总结、提出发展对策;第四章则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城市(中山、佛山、江门、珠海、肇庆)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挑战和方案建议;第五章对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7月以来所推出的政策、规划和成绩进行了梳理,并对11个城市的发展变化做出了总结;第六章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综合指数,为大湾区协同发展提供了系统、客观、科学、量化的评价指标。本书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创新制度和法治环境的差异、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深度细化、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可执行、可落地、可评判的政策建议,为今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崭新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