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调性和声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Ⅰ 古典和声语言的确立——以海顿《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为例
Ⅱ 透过“和声现象”揭示“和声本质”——以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引子的和声语言为例
Ⅲ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之4)音乐分析
Ⅳ 肖邦《前奏曲》第17首和声研究
Ⅴ 柴可夫斯基《四季》(Op.372)《一月——炉边》的调性思维
Ⅵ 李斯特《裴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和声技法
第二部分 20世纪调性音乐中的无调性因素
Ⅰ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中的自由无调性手法
Ⅱ 普罗科菲耶夫《第九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技法研究
Ⅲ 德彪西《意象集》Ⅰ(No.1)《水中倒影》的和声技法
Ⅳ 屠刀下的血泪——金湘交响大合唱《金陵祭》悲情的半音音列
第三部分 音乐分析中的非规范化曲式
Ⅰ 舒曼《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Ⅱ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Ⅲ 非规范化曲式结构分析
第四部分 和声学教材建设与学术研究
Ⅰ 桑桐学术论文研究
Ⅱ 桑桐学术思想述评
Ⅲ 大气磅礴的巨著调性和声的盛宴——黄虎威《习题解答》读后
Ⅳ 《和声学教程》(增订重译版)的疏误
Ⅴ 对高师和声课实施精品教材教学的思考——以杨通八教授《初级和声教程》(第三版)为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