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含4篇博士毕业论文的摘要版,几乎所有文章都从理论综述,到田野调查案例,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架构。第一篇文章《少数民族搬迁移民的时空重构与文化变迁》从一个典型的城市少数民族搬迁移民社区——YQ社区“两次城镇化”的实践来看,体现出人为建构的城镇化时空特征。为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增强各民族文化自信,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提供政策上的有效引导和有力扶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文化调适与社会排斥的双向治理》描述了苗族自发迁入K县后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指出,苗族群众的自发迁入虽然增补了其区域发展所需的部分劳动力,但他们的到来也引发了很多环境治理与社会管理的问题。K县政府、非政府组织、苗族精英、苗族自发移民自组织这些多元主体的积极行动使得K县苗族自发移民问题并没有引起重大的社会后果。为了从更大程度上消弭国家的现代化与苗族自发移民的利益保障之间的矛盾与鸿沟,各方需要在基本的价值层面取得共识,也需要在制度建设上有所作为,同时,在治理机制上,也应该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使得治理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撑与力量聚合。《救灾政治与合法性经营视角下的国家-社会关系》指出国家作为救灾政治中最重要行动主体,通过政治动员与政策供给,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进行抗震救灾,体现出积极的、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凸显了“举全国之力”进行抗震救灾的体制上的优越性。但在灾害危机中,基层政府仍然无法摆脱它在税费时期作为“资源汲取者”在乡村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在税费改革后由于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弱”的印象。基层政府在积累合法性资源的同时,又创造出了一些导致合法性资源流失的因素。灾区民众利用国家赋予的“灾民身份”及其附着的相关权益,以及根据直观感知与经验知识自我建构的“灾民”身份与基层政府展开互动,以尽可能多地索取救灾资源,从而获得权益合法性。《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重建》研究了当前流动性增强背景下“离散化”村庄借助网络公共空间实现社区整合的过程和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