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曾用名田军,辽宁省义县(现属凌海市)人。1928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1933年与萧红出版了短篇小说合集《跋涉》,1934年10月间在青岛完成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后与萧红一起去上海,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继《八月的乡村》之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中篇小说《涓涓》等。1938年,第一次到延安。1940年6月,第二次来到延安,主持鲁迅研究会工作并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重返哈尔滨,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1949年春,至抚顺矿务局总工会任资料室主任兼抚矿京剧团顾问。1951年,回到北京,写出《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以及《第三代》等作品。1979年,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文代会”,当选主席团团员,重返文坛。1988年去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