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星振,博士,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基金、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及校企合作项目等10余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电工技术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天津市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协同控制与优化、物联网及分布式状态检测等研究工作。葛磊蛟,博士,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配电网态势感知、优化控制和综合评估等研究。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和“分布式光伏智慧运维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时滞不确定性的区间仿射方法研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及省公司科技项目等20多项;先后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以首完成人获得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电力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编制国际国内多项行业标准规范,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编写中英文专著(章节)4部。《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编委,IEEE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能源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先后多次担任AEIC、中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年会等国际国内会议的分会场主席,长期作为IEEE Transaction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电网技术》等评审专家,多次被《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广东电力》《电力建设》等评为年度优秀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