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88.00
作 者: | 邱振中 著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丛编项: |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108069047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包装: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5 | 字数: |
新版前言 . . . 1
旧版前言 . . . 7
导 言 . . . 9
使用说明 . . . 11
第 1 部分 笔 法
1-1 执笔 . . . 3
1-2 空中运笔 . . . 4
1-3 中锋横、竖线 . . . 5
1-4 藏锋-Ⅰ . . . 6
1-5 藏锋-Ⅱ . . . 7
1-6 手腕的灵活运动 . . . 8
1-7 中锋弧线-Ⅰ . . . 9
1-8 中锋弧线-Ⅱ . . . 10
1-9 落笔方向的控制 . . . 11
1-10 提按 . . . 12
1-11 提笔位置的控制 . . . 13
1-12 出锋 . . . 14
1-42 笔法分析-Ⅲ . . . 48
1-43 笔法分析-Ⅳ . . . 49
1-44 笔法分析-Ⅴ . . . 50
1-45 笔法分析-Ⅵ . . . 51
1-46 临写拓本的不同笔法 . . . 52
第 2 部分 字结构
2-1 等距线条 . . . 57
2-2 线条距离与位置的渐变 . . . 58
2-3 线条形状的渐变 . . . 59
2-4 平行线段对字结构的影响 . . . 60
2-5 平行渐变线段对字结构的影响 . . . 61
2-6 曲线形状的控制-Ⅰ . . . 63
2-7 曲线形状的控制-Ⅱ . . . 64
2-8 简单线结构的情调 . . . 65
2-9 单元图形的情调 . . . 66
2-10 单元图形的归纳 . . . 68
2-11 单元图形的临写-Ⅰ . . . 69
2-12 单元图形的临写-Ⅱ . . . 70
2-13 单元空间的临画-Ⅰ . . . 71
2-14 单元空间的临画-Ⅱ . . . 72
2-15 单元空间的临画-Ⅲ . . . 73
2-16 单元空间的临画-Ⅳ . . . 74
2-17 单元空间面积的控制 . . . 75
2-18 字结构中的单元空间-Ⅰ . . . 76
2-19 字结构中的单元空间-Ⅱ . . . 78
2-20 字结构中的单元空间-Ⅲ . . . 79
2-21 单字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 . . 80
2-22 单字外接多边形-Ⅰ . . . 82
2-23 单字外接多边形-Ⅱ . . . 83
2-24 大尺度笔画 . . . 83
2-25 不完整字结构 . . . 84
2-26 书写过程中对字结构的感受 . . . 85
2-27 预想字形 . . . 86
2-28 字结构的重心 . . . 87
2-29 狂草结构的临写 . . . 88
第 3 部分 章 法
3-1 单字轴线 . . . 91
3-2 行轴线与轴线图 . . . 92
3-3 单字的连接-Ⅰ . . . 93
3-4 单字的连接-Ⅱ . . . 94
3-5 单字的连接-Ⅲ . . . 95
3-6 单字的连接-Ⅳ . . . 96
3-7 单字的连接-Ⅴ . . . 97
3-8 单字的连接-Ⅵ . . . 98
3-9 单字的连接-Ⅶ . . . 100
3-10 单字的连接-Ⅷ . . . 101
3-11 单字的连接-Ⅸ . . . 102
3-12 单字的奇异连接-Ⅰ . . . 103
3-13 单字的奇异连接-Ⅱ . . . 104
3-14 单字的奇异连接-Ⅲ . . . 105
3-15 单字轴线位置的控制 . . . 106
3-16 字结构的随机处理 . . . 107
3-17 字结构距离的控制 . . . 109
3-18 行侧廓的控制-Ⅰ . . . 110
3-19 行侧廓的控制-Ⅱ . . . 111
3-20 行侧廓的控制-Ⅲ . . . 112
3-21 行距的控制-Ⅰ . . . 113
3-22 行距的控制-Ⅱ . . . 114
3-23 垂向行轴线 . . . 115
3-24 折线行轴线 . . . 116
3-25 行轴线对风格的影响 . . . 116
3-26 行轴线间的关系-Ⅰ . . . 118
3-27 行轴线间的关系-Ⅱ . . . 119
3-28 习作轴线图的调整 . . . 120
3-29 字间空间的包容性 . . . 121
3-30 分组线连缀-Ⅰ . . . 122
3-31 分组线连缀-Ⅱ . . . 124
3-32 分组线连缀-Ⅲ . . . 124
3-33 分组线连缀-Ⅳ . . . 125
3-34 分组线连缀中的行间空间 . . . 126
3-35 影响章法的其他因素 . . . 127
第 4 部分 动力形式
4-1 点画的动力特征-Ⅰ . . . 131
4-2 点画的动力特征-Ⅱ . . . 132
4-3 点画的动力特征-Ⅲ . . . 133
4-4 点画的动力特征-Ⅳ . . . 134
4-5 点画的动力特征-Ⅴ . . . 136
4-6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Ⅰ . . . 137
4-7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Ⅱ . . . 140
4-8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Ⅲ . . . 142
4-9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Ⅳ . . . 144
4-10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Ⅴ . . . 147
4-11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Ⅵ . . . 151
4-12 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Ⅶ . . . 154
4-13 动力形式的习得-Ⅰ . . . 155
4-14 动力形式的习得-Ⅱ . . . 156
4-15 动力形式的习得-Ⅲ . . . 158
4-16 动力形式的习得-Ⅳ . . . 159
4-17 动力形式的习得-Ⅴ . . . 160
4-18 动力形式的习得-Ⅵ . . . 161
4-19 动力形式的习得-Ⅶ . . . 161
4-20 动力形式与字结构-Ⅰ . . . 162
4-21 动力形式与字结构-Ⅱ . . . 163
4-22 动力形式与字结构-Ⅲ . . . 164
4-23 动力形式的调整-Ⅰ . . . 165
4-24 动力形式的调整-Ⅱ . . . 166
4-25 动力形式的调整-Ⅲ . . . 167
4-26 书法与绘画中的动力形式-Ⅰ . . . 169
4-27 书法与绘画中的动力形式-Ⅱ . . . 170
4-28 线条与客观世界的动力形式 . . . 171
4-29 动力形式的迁移-Ⅰ . . . 172
4-30 动力形式的迁移-Ⅱ . . . 173
4-31 动力形式的设计 . . . 173
第 5 部分 汉字构成
5-1 书法与抽象图形-Ⅰ . . . 177
5-2 书法与抽象图形-Ⅱ . . . 178
5-3 书法与抽象图形-Ⅲ . . . 179
5-4 字结构对空间的分割-Ⅰ . . . 180
5-5 字结构对空间的分割-Ⅱ . . . 181
5-6 书法元素的构成-Ⅰ . . . 182
5-7 书法元素的构成-Ⅱ . . . 183
5-8 书法元素的构成-Ⅲ . . . 184
5-9 书法的现代构成-Ⅰ . . . 185
5-10 书法的现代构成-Ⅱ . . . 186
5-11 书法的现代构成-Ⅲ . . . 187
5-12 书法的现代构成-Ⅳ . . . 188
5-13 书法的现代构成-Ⅴ . . . 189
5-14 书法的现代构成-Ⅵ . . . 191
5-15 书法作品的二次构成-Ⅰ . . . 193
5-16 书法作品的二次构成-Ⅱ . . . 195
5-17 书法与抽象绘画-Ⅰ . . . 197
5-18 书法与抽象绘画-Ⅱ . . . 198
5-19 书法与抽象绘画-Ⅲ . . . 199
5-20 书法与抽象绘画-Ⅳ . . . 200
第 6 部分 综合练习
6-1 笔法演变的图像分析 . . . 203
6-2 作品在笔法史中的位置 . . . 204
6-3 章法构成的分类 . . . 204
6-4 成幅临写-Ⅰ . . . 205
6-5 成幅临写-Ⅱ . . . 205
6-6 技巧与个性的综合分析 . . . 206
练习答案 . . . 207
后 记 . . . 209
附 图 . .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