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L)

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L)

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L)

定 价:¥79.00

作 者: 李宗刚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215631 出版时间: 2021-04-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通过现代教育维度对鲁迅的文学世界进行了解读,主要从现代教育对鲁迅文化人格的影响、现代教育与鲁迅现代小说的发生、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现代教育下的鲁迅影像及其文化冲突、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等方面,梳理并阐释了现代教育对鲁迅的文学世界的影响,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从现代教育透视鲁迅的文学世界的窗口。

作者简介

  李宗刚,山东惠民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岳学者拔尖人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中国当代文学史论》等著作6部;在《文学评论》《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的论文30余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3项;被评为第五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讲课程入选山东省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奖”先进个人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五四文学发生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研究。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现代教育下的鲁迅所接纳的西学知识
二、现代教育的科学品格对鲁迅文化人格的影响
三、从现代教育到五四文学的创建
四、人生支点的确立与鲁迅的文学创作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鲁迅现代小说的发生
第一节 精神导师与鲁迅现代思想的生成
一、寻找精神导师的艰难历程
二、藤野先生对鲁迅文化人格的影响
三、鲁迅精神主体的确立
四、现代作家跨文化接受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 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
一、通俗教育研究会与审核小说之标准
二、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对现代小说的体认
三、审核小说之标准的实践与鲁迅现代小说观的形成
第三节 《新青年》编辑约稿与鲁迅现代小说的诞生
一、《新青年》编辑对鲁迅文学创作的想象性认同
二、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素养的形成
三、《新青年》编辑约稿之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意义
第二章 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鲁迅讲课及演讲的数据统计
一、鲁迅讲课及演讲的基本情况
二、鲁迅在日记中关于讲课或演讲的详情
第二节 鲁迅的兼课及新文学传播
一、鲁迅兼课与中国小说史的书写和传播
二、鲁迅兼课与教育体制的接纳
第三节 鲁迅兼课的文化动因
一、改写大学文学教育的既有版图
二、直接参与和推动新文学发展
三、为新文学培植传承者
第四节 鲁迅职业作家身份的确立
一、政治生态的变化
二、文化启蒙的诉求
三、租界缝隙的庇护
四、出版市场的成熟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
第一节 现代教育拓展的人生新疆域
——重新解读《藤野先生》
一、现代教育制导下的知遇之恩
二、知遇之恩与鲁迅的精神资源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寓言化书写
——鲁迅散文《五猖会》新解
一、传统教育制导下的人生疆域
二、父权疆域对子权疆域的遮蔽
第三节 现代教育与多元的文本世界
——《补天》的文化误读与文本阐释
一、李欧梵“厨川氏的弗洛伊德主义”之误
二、关于《补天》创作的溯源考证
三、厨川白村的文艺观如何影响了《补天》的创作
第四章 现代教育下的鲁迅影像及其文化冲突
第一节 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主体确立与周氏兄弟的失和
一、对周氏兄弟失和原因的历史阐释
二、从“兄弟怡怡”到“兄弟失和”的历史必然
三、周氏兄弟失和对其文学世界建构的影响
第二节 鲁迅与胡适“和而不同”的现代文化阐释
一、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基调是“和”
二、“和而不同”之“不同”
三、鲁迅与胡适“和而不同”的文化功能
第三节 鲁迅的文人影像及他者想象性建构
一、鲁迅影像的自我建构
二、他者建构的鲁迅影像
三、鲁迅其人其文何以进入教育体制
第四节 鲁迅的斗士影像与历史的辩证认识
一、鲁迅与其他文人骂战的发生
二、社会论争与鲁迅对杂文文体的认同
三、辩证看待骂战之于鲁迅影像的建构
第五章 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
第一节 鲁迅及《孔乙己》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影像变迁
一、《孔乙己》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初期影像
二、《孔乙己》在思想解放中的影像变迁
三、《孔乙己》在新世纪文学史书写中的重新言说
四、《孔乙己》的文学史书写隐含的历史规律
第二节 1981年版《鲁迅全集》注释体例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1981年版《鲁迅全集》出版的历史语境概述
二、一种“题解”,两种观念
三、1981年版《鲁迅全集》修订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70年来《鲁迅全集》注释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鲁迅全集》注释研究角度的变化
三、《鲁迅全集》注释研究总体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