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标观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观测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由一些海洋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并发展起来的。潜标观测具有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长期、连续、同步、自动对海洋水文、化学诸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监测的特点,是海洋观测岸站、调查船和调查飞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延伸扩展,是离岸监测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调查方法无法代替的作用。此外,潜标观测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能对敏感海域的海洋要素进行观测,还能避开海面风浪和人为破坏,安全性较好,可以获取恶劣海况下的观测数据,且数据质量稳定可靠。因此,潜标观测是海洋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观测手段。目前,海洋观测已进入立体观测时代,观测区域不断由近浅海向深远海发展,海洋调查观测能力显著增强,区域性观测网络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国内外对潜标观测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潜标观测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包括潜标的设计、布放、回收等,涉及力学、机械、电子、海洋、工程等学科。潜标的设计需要合理配置浮力,科学计算观测仪器的水下姿态。潜标的布放和回收作业也是一项高风险的海洋工程,涉及仪器设备众多,需要作业人员较多,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潜标锚系容易发生断裂,仪器设备容易丢失,布放和回收过程中有设备碰损和人员伤亡的风险。潜标的布放与回收均受海上环境的影响,潜标观测技术任意环节都关系到观测结果与设备安全,规范合理的潜标设计,充分的器材准备,合理的设备参数设置,规范的布放与回收操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潜标观测成功和避免设备损失的重要保障。《海洋观测技术及其应用》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而编写的,力求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并将有关基础知识编入书中,以便读者阅读、参考。作者在参考国内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将编写组所完成的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的成果反映在书中。《海洋观测技术及其应用》可作为物理海洋、海洋科学、海洋工程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海洋调查、海洋观测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