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指纹鉴定、弹道检测、血迹分析、微量物证、验尸、毒药检测、DNA技术……如今,我们已经对这些法医鉴定技术名词耳熟能详,在影视剧中抽丝剥茧般推断凶手及其作案手法,也成为观众进行智力大比拼的乐趣所在。BBC长寿热播剧《无声的证言》编剧奈杰尔·麦克雷里以法医学专业视角,解读一系列真实大案,用科普手法介绍弹道学、纤维分析法、基因指纹法等鉴定方法的发展历程。他为我们摘下了影视作品给法医学戴上的神秘面具,呈现一个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法医世界。这令我们既惊叹于法医学的细致与巧妙,也见证了法医学对人性光明一面的坚守和实践:虽为久逝者,亦可言事。仅仅300多年前,英国警察还在根据古老的信仰识别凶犯:如果凶手触摸被害人的尸体,尸体就会流血。“凡有接触,必留痕迹。”法医科学发展成为刑事侦破的强大工具,见证了一次次触目惊心的案发现场,以及人性中对正义与科学的不懈追求:19世纪末,法国科学家贝蒂隆发明了“人体测量法”,运用这个方法,法医可以辨认在水中浸泡了两个月的尸体的身份。柯南·道尔曾借福尔摩斯之口对他表达了热情赞赏。1892年,在臭名昭著的“罗哈斯杀子案”中,指纹鉴定登上谋杀案侦破的舞台。1928年,在“骑师帽谋杀案”中,当40多位控方证人艰苦做证之时,弹道学专家一举击碎嫌犯的不在场证明。1935年,法医学家格莱斯特进行了一场毛骨悚然的“拼图游戏”:将70块人体碎片进行复原,并用“面貌复容法”匹配死者身份……虽然这是一场持久战,但法医学家仍决心赢得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