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6年邢台地震起,中国地震预报工作开启了漫长的科学探索,经过地震人50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人们在认识地震发生过程,掌握和应用地震预报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地震预报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某些成功,积累了丰富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产出大量的有关地震预报的研究成果和专著以及近400次M≥5.0地震震例,正式出版15册《中国震例》(1966-2015)。这些文献成为广大地震预报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基础资料。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部分震例,针对某项异常、或某一区域的某种预测方法的研究,涉及了部分基础知识。但鉴于论文、专著都是一些探讨性的研究,没有系统地、全面地介绍技术方法或前兆异常的基础理论。而《中国震例》仅仅是针对单次地震前异常现象的汇总,缺乏利用各技术方法进行全时空扫描的虚报率、漏报率相关统计研究。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研究仍处于基于震例统计的经验预测阶段,日常震情跟踪与年度危险区判定依据主要来自《中国震例》的经验总结。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清理出具有普适性、指标性的方法来指导预测工作。为了获取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相关的前兆信息,充分发挥地震监测预报各学科专业团队的攻坚作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于2014年组织成立了测震、形变、地下流体和电磁四个学科的分析预报技术管理组(中震测函[2014]7号),开展了前兆异常核实、预报效能检验、预测指标梳理、技术方法整理等一系列分析预报业务工作。从2015年开始,四大学科技术管理组组织众多专家历经5年的清理研究,对我国50年来积累的震例和现有的预报技术方法进行了认真总结、系统梳理、科学评价,遴选出一系列当前预报人员使用频率高、通过预报效能检验的技术方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密集综合观测技术的强震短临危险性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的资助下,四大学科管理组有关专家梳理总结了与地震预报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异常识别方法、异常判定规则以及预测指标体系,编写了《地震危险性判定技术方法系列丛书》,供各级分析预报人员和科研人员参照使用,逐步推进预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指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