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中,实施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内涵,以新观念、新思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推动本土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的立足之本。台州乱弹之所以保留至今,它的孕育、诞生以及成长都充分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文”的客观规律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众所周知,台州是一个有着悠久戏剧传统的地区。早在康熙、雍正时期,乱弹开始勃兴,清代以来乱弹在台州一带迅速流布,并且与当地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台州特有的地方剧种——台州乱弹。近400年的历史变迁,台州乱弹三起三落,历经磨难,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浴火重生,东山再起,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给台州乱弹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几年来台州乱弹成绩斐然,五次出国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和赞赏,后又受邀参加上海第十七届国际艺术节展演,再赴北京登上国家大剧院演出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献演。近三年,台州乱弹五进北京,四上央视,使之美誉度逐步上升,影响面越来越大,是台州不可多得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台州乱弹音乐唱腔十分丰富,以唱乱弹为主、兼唱词调,滩簧,徽戏,昆腔,高腔。它的唱腔奔流激荡、柔中带刚、刚中寓柔,既有粗犷、高亢的阳刚之气,又有多愁善感的细腻之音。且文戏武做、武戏文唱,文武兼善,独具魅力,充分展现了独特的台州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笔者致力于台州乱弹事业50余年,创作过现代戏、古装戏30多部大戏和40多本折子戏的音乐唱腔,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为了使这一古老剧种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使年轻一代和台州乱弹爱好者了解熟悉台州乱弹,笔者从以往创作过至今仍保留的台州乱弹音乐唱腔中,筛选出一部分整理成册,名为《朱冬康台州乱弹音乐作品选集》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11月正式出版,为了使台州乱弹爱好者进一步熟悉掌握台州乱弹,笔者从台州乱弹众多的曲牌中筛选出20多首非常常用曲牌加以简析,并附若干首应用实例加以比较,便于大家领悟和接受,此书权且作为工具书,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