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辑
建立根本的评价标准
批评的黄金时代来临了吗?
批评的“无效”与“有效”
批评的“写什么”与“怎么写”
什么是好的批评
美国的现实主义——从卡佛和耶茨谈起
分裂的想象和建构的可能——当下中国的文化主体和文化症候
第二辑
阅读路遥:经验和差异
读《小团圆》
重返小说写作的“历史现场”
为了一种更有效的写作——2011年短篇小说概述
历史意识、当下感与长篇叙事——201 1年四部长篇读后感
“碎写”历史,一片虚无——读贾平凹的《古炉》
男人们,请不要再打扰女人——细读蒋一谈的《栖》
写作是最好的礼物——读徐小斌的短篇小说
现实主义的“变”与“不变”——读劳马的《哎嗨哟》
红尘一去千万里——读《女同志》
“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后”的美学取向
抵抗的假面——关于韩寒的一点思考
郭敬明的成功与失败
日常书写的直接性——读马小淘的小说
读《六人晚餐》和《段逸兴的一家》
听!写作生长的声音——“80后小辑”编者按
杂志书:新希望、新挑战
第三辑
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几个问题
回到现场的精神角力——新世纪“80后”诗歌的美学倾向
在自然和肉身之间——关于李少君的诗歌
虚构的肉体、词语和抒情——关于陈陟云的《新十四行前世今生X第一至五章)
松树下,红尘中——读周瑟瑟的《松树下》
欲望之实和注解之空——关于安琪的《新十四节》
我喜欢的十个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