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糖尿病药物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定 价:¥50.00

作 者: 郭莉霞,文莉 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9029710 出版时间: 2021-04-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字数:  

内容简介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itance,IR)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IR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外周组织(肌肉和脂肪)和肝脏,在前者可表现为胰岛素促进骨骼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并加以利用或储存的能力减弱,在后者则表现为胰岛素抑制肝糖原输出的能力下降。噻唑烷二酮类糖尿病药物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在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肌肉、脂肪和肝脏细胞,通过激活这些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s,PPAR),使脂肪、肌肉、肝脏的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调节能量平衡及葡萄糖、脂肪代谢。然而,降糖药种类丰富,在众多的口服降糖药的选择时,要重点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有效性、安全性和简便性,能够平衡好这个“三角关系”的降糖药才是理想的选择。从有效性来看,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和磺脲类的降糖能力更胜一筹,并且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临床上对于血糖较高的患者,这三类药物常会被优先考虑。在长期有效性方面,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用较磺脲类药物降糖效果更持久,尤其是针对IR严重的患者。我们编写了《糖尿病药物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书,希望能够为广大糖尿病药物研究人员提供较为详尽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研发进展,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的药物知识普及。《糖尿病药物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内容涉及面较广,编者参考了众多资料,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由于数据采集范围和分析工具的限制,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数据、结论和建议仅供社会各界借鉴研究,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郭莉霞,女,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重庆市药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药物药理学研究,特别是糖尿病药物研究,出版发行了《京尼平苷药理学》一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市教委项目4项。发表文章30余篇。文莉,女,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化工原理》和《反应工程A》等化工类课程的教学和制药工艺、环境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殷钟意,男,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高级实验师。长期从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主持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1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先后在《Journal of 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国药理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图书目录

第1章 糖尿病概述
1.1 糖尿病基础知识
1.2 糖尿病药物发展概况
1.3 糖尿病病因
1.4 糖尿病治疗
第2章 糖尿病药物
2.1 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2.2 胰岛素增敏剂
2.3 葡萄糖吸收抑制剂
2.4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2.5 新型2型糖尿病药物
第3章 曲格列酮
3.1 曲格列酮相关概念
3.2 曲格列酮发展与现状
3.3 曲格列酮药物代谢动力学
3.4 曲格列酮药理学
3.5 曲格列酮的副作用
3.6 曲格列酮的合成
第4章 罗格列酮
4.1 罗格列酮相关概念
4.2 罗格列酮的发展与现状
4.3 罗格列酮药物代谢动力学
4.4 罗格列酮药理学
4.5 罗格列酮的副作用
4.6 其他药物对罗格列酮的影响
4.7 罗格列酮原料药的合成
4.8 罗格列酮制剂的制备
4.9 罗格列酮组合药物的制备
第5章 吡格列酮
5.1 吡格列酮相关概念
5.2 吡格列酮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5.3 吡格列酮药理学
5.4 吡格列酮的副作用
5.5 吡格列酮原料药的合成
5.6 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的制备
5.7 吡格列酮组合药物的制备
第6章 其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6.1 环格列酮
6.2 达格列酮
6.3 恩格列酮
6.4 洛贝格列酮
6.5 萘格列酮
6.6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汇总
附表 中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