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Goldberg和Holm成功地研制出了带有中心孔的穿刺探头,首次使得在B型声像图中同时清晰地显示病灶和穿刺针尖,显著地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之后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超声引导下穿刺诊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正式将它确定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介入性超声医学。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及抽吸、插管、注射药物治疗等操作。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设备、导向装置、穿刺针具和导管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逐步积累,介入性超声医学已深入到临床各个学科领域,几乎覆盖到全身所有脏器及部位,从而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性超声医学通过超声影像实时监测或动态引导,不但穿刺准确,而且创伤小,操作过程相对安全,诊疗效果可靠。实践证明,该项技术解决了许多内、外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操作甚至替代了外科手段。尤其是该技术具有超声设备小型化与可移动到床边的特点,以及操作简便、无辐射、费用相对低廉和术后皮肤不留瘢痕的优势,特别适合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应用。但是鉴于超声医学显像技术对操作者主观依赖性较强的局限性,加之国内临床超声医学专业的相对独立性(绝大多数医院超声医学为独立的学科),以及现今国内执业医师管理体制的要求,临床医师几乎没有机会熟悉或掌握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理论和技术,一定程度制约了国内该技术的发展。以往针对临床医师阅读的相关介入性超声医学专著较少,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使临床医师快速了解介入性超声医学的技术优势、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并易于携带和随时查阅,以便加强与超声医学影像科医师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和密切协作,促进介入性超声医学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怀着这样的初衷,本书应运而生。编写组结合自身多年来开展介入性超声医学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参考《临床介入性超声学》(董宝玮主编)、《中华介入超声学》(陈敏华、梁萍、王金锐主编)和《中国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编著)等相关文献,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介入性超声医学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编著了《介入性超声医学:临床医师备忘录》一书,旨在供临床医师和相关超声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该书编写简明扼要,直叙临床常用介入性超声技术。 为节省篇幅和避免过多重复,本书没有纳入有关介入性超声医学中的具体操作技术与规程细节,以及超声内镜、术中超声或腔镜超声引导下介入和超声引导下产科胎儿介入等涉及专科领域较强的内容。如有需求者,请进一步查阅本书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