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纯粹恶的神话之批判:基于西方伦理学的视角

纯粹恶的神话之批判:基于西方伦理学的视角

纯粹恶的神话之批判:基于西方伦理学的视角

定 价:¥108.00

作 者: 陈常燊 著,江怡 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分析哲学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81376 出版时间: 2021-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字数:  

内容简介

  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道德观念的差异反映了对善恶的不同理解。《“纯粹恶的神话”之批判-(基于西方伦理学的视角)》揭示了在伦理学上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由来已久同时又根深蒂固的善恶观念——“纯粹恶的神话”(the Myths of Pure Evil),从“恶的角色”“恶的近因”“恶的表现”“恶的性质”“恶的象征”等五个角度对其展开经验反省以及观念批判的工作,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并进行矫正,以形成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者简介

  陈常燊,男,哲学博士、博士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伦理学研究;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理解的准则——戴维森合理性理论研究》《美德、规则与实践智慧》《语言与实践——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治》《彻底解释的知识论——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三角测量模型研究》《互惠的美德——博弈、演化与实践理性》《柔软的艺术——基于互动解释的意义生成》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各一项。

图书目录

前言
一 批判的缘起及其对象
二 批判的任务及其风险
第一章 恶行中的角色
第一节 受害者视角
一 “纯粹受害者”与“纯粹施害者”
二 惩罚还是和解——受害者视角下的调节机制
三 伤害与恶的距离
第二节 旁观者视角
一 “幸存者陷阱”与旁观者责任
二 恶之泯然性:匿名角色
三 恶的“纽拉特之船”
第三节 公共性视角
一 观念问题:疾病隐喻下的意识形态之恶
二 公共性:其必要性和限度
三 阿伦特:权力并非源于暴力
四“对恐惧的恐惧”
第二章 恶行的近因
第一节 理性与动机
一 理性化与“非理性之恶”
二 “动机型之恶”与“非动机型之恶”
三 “被动之恶”与平庸的残忍
第二节 平常的动机
一 伤害的平庸性
二 恶的“嫉妒”与“占有”
三 平常的动机与“平常的恶”
第三节 恶的因果序列
一 “首要恶”与“消极美德的序列”
二 “首要恶”的五种形态
第三章 恶行的表现
第一节 残酷与暴力
一 “恶”的色谱:从“残忍”到“残酷”
二 恶的暴力想象
三 主观的与客观的:暴力与善恶
第二节 几种特殊的暴力
一 性暴力
二 语言暴力
三 伪善:“失败的善”,抑或“双重的恶”?
四 说谎与“道德正确”
第三节 残酷性
一 自杀与“厌世之恶”
二 作为“自然之恶”的残酷
三 残酷与麻木:相互转化
第四章 恶行的性质
第一节 恶行的解释
一 人类之恶:自由的负担,抑或进化的代价?
二 恶行的解释: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三 从“恶”的形而上学到形而上学的恶
四 “时间殖民”作为形而上学的恶
第二节 “纯粹恶的神话”
一 两种“纯粹恶的神话”
二 “纯粹恶”的抽象性
三 单纯以恶为敌是否可能?
四 恶之反动性:在人类互动及其复数性之中
第三节 “纯粹善”?
一 “纯粹善的神话”
二 “恶”的流行偏见
三 善的脆弱性与恶的顽固性
四 正义与恶的时间之维
第五章 恶的象征
第一节 恶的仪式化与娱乐化
一 两种不同的仪式化
二 商业电影中的恐怖与暴力:“恶”的娱乐化
第二节 恶的艺术化与形式化
一 绘画与小说:“恶”的艺术化
二 “优越性”之恶:从暴虐到形式化
三 人工智能与后人类时代的“恶”
第三节 恶的无声化:寂静主义
一 哲学上的寂静主义
二 恶的寂静主义:两种形态
三 熵增定律与善恶的非对称性
小结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