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批判的缘起及其对象
二 批判的任务及其风险
第一章 恶行中的角色
第一节 受害者视角
一 “纯粹受害者”与“纯粹施害者”
二 惩罚还是和解——受害者视角下的调节机制
三 伤害与恶的距离
第二节 旁观者视角
一 “幸存者陷阱”与旁观者责任
二 恶之泯然性:匿名角色
三 恶的“纽拉特之船”
第三节 公共性视角
一 观念问题:疾病隐喻下的意识形态之恶
二 公共性:其必要性和限度
三 阿伦特:权力并非源于暴力
四“对恐惧的恐惧”
第二章 恶行的近因
第一节 理性与动机
一 理性化与“非理性之恶”
二 “动机型之恶”与“非动机型之恶”
三 “被动之恶”与平庸的残忍
第二节 平常的动机
一 伤害的平庸性
二 恶的“嫉妒”与“占有”
三 平常的动机与“平常的恶”
第三节 恶的因果序列
一 “首要恶”与“消极美德的序列”
二 “首要恶”的五种形态
第三章 恶行的表现
第一节 残酷与暴力
一 “恶”的色谱:从“残忍”到“残酷”
二 恶的暴力想象
三 主观的与客观的:暴力与善恶
第二节 几种特殊的暴力
一 性暴力
二 语言暴力
三 伪善:“失败的善”,抑或“双重的恶”?
四 说谎与“道德正确”
第三节 残酷性
一 自杀与“厌世之恶”
二 作为“自然之恶”的残酷
三 残酷与麻木:相互转化
第四章 恶行的性质
第一节 恶行的解释
一 人类之恶:自由的负担,抑或进化的代价?
二 恶行的解释: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三 从“恶”的形而上学到形而上学的恶
四 “时间殖民”作为形而上学的恶
第二节 “纯粹恶的神话”
一 两种“纯粹恶的神话”
二 “纯粹恶”的抽象性
三 单纯以恶为敌是否可能?
四 恶之反动性:在人类互动及其复数性之中
第三节 “纯粹善”?
一 “纯粹善的神话”
二 “恶”的流行偏见
三 善的脆弱性与恶的顽固性
四 正义与恶的时间之维
第五章 恶的象征
第一节 恶的仪式化与娱乐化
一 两种不同的仪式化
二 商业电影中的恐怖与暴力:“恶”的娱乐化
第二节 恶的艺术化与形式化
一 绘画与小说:“恶”的艺术化
二 “优越性”之恶:从暴虐到形式化
三 人工智能与后人类时代的“恶”
第三节 恶的无声化:寂静主义
一 哲学上的寂静主义
二 恶的寂静主义:两种形态
三 熵增定律与善恶的非对称性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