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龛手鉴》,四卷,(辽)释行均撰,宋刻本。释行均,辽代僧人,生平不详。据《绩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行均“字广济,北地于氏子。博学多闻,淹贯群书,能诗文,尤精文字音韵,士夫多就之学”。其祖籍青齐(今山东一带),在燕、晋(今河北、山西一带)为僧,实则是活动于今河北、山东、北京一带的比丘。然此地时为辽国所管辖,故称之为辽释行均、辽幽州高僧。《龙龛手鉴》为释行均所撰,字体颇类《九成官》,欧字风韵甚浓,整体风格似为浙江地区刻本。此本首有辽统和十五年(九九七)丁酉七月一日癸亥燕台悯忠寺沙门智光所写《新修龙宠手鉴序》,序文曰当时佛经“流传岁久,抄写时讹,寡闻则莫晓是非,博古则徒怀惋叹,不逢敏达,孰为编修”,可知编撰此书的背景和目的,意在助人了解文字的正误、古今、通俗之体。其序又曰“矧以新音遍于龙盒,犹手持于鸾镜,形容斯鉴,妍丑是分,故目之曰《龙盒手鉴》”,知其书名之含义。正文辑录大量俗体字和异体字,并依照写本经卷中所收俗字、异体的偏旁归部,且在每字下均详列正体、俗体、古体、今字以及或体,并作简要的音义注释。部首及各部所收之字,均按平、上、去、入四声为序排列。所录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三字,注一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七字。肉容为解释佛教经论中的文字,是研究佛经尤其是六朝至唐代写本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