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章
一 选题缘由
二 三种“徂徕像”——徂徕的诠释世界
三 研究范式的综合:儒学在东亚的近代化内在理路
四 荻生徂徕思想的实学背景考量——另一种“近代”
第一章 从“习”之概念看徂徕思想的展开
第一节 从“学而时习之”到“学”与“习”的分际
第二节 徂徕生平之“习”缘
第三节 徂徕思想中“习”之定位
第四节 徂徕之“习”的逻辑过程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以《论语征》为例分析徂徕之道论
第一节 “道之不明”与“古文辞学”
第二节 “学以致道”与“习以成德”
第三节 “理”学框架与“习”论线索
一 “学”与“道”
二 “德”与“政”
三“礼乐”与“安民”
四 “习”与“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以《大学解》为例分析徂徕的政治论
第一节 “亲民”与“化民”
第二节 “物”一“习熟”一“事”
第三节 “礼”一“习”一“心”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以《中庸解》为例分析徂徕的人性论
第一节 徂徕之“性”
第二节 “人性善移”与“习以成性”
第三节 习善成俗
第四节 “合外内之道”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孟荀各“一偏”——徂徕之“祖型”辨
第一节 “圣门之御侮”
第二节 “苟子大见处”
第三节 “习善则善,习恶则恶”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从“习”论看儒学在东亚展开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真心与习性——以《道古录》为例分析李卓吾之心性论
一 以习言性的思维开展
二 中人可移,莫善于“习”
三 “势利之心,禀赋之自然”
四 真心诚意,无伪不欺
五 小结
第二节 颜习斋之“引弊习染”
一 “引蔽习染”与“习以成性”
二 “习行六艺”与“习读六经”
三 由“习”致“实”
四 小结
第三节 道之“制作”与“天下惟器”——从徂徕学的“制作” 说看王船山形而上学的潜在内涵
一 丸山“制作”之悖论
二 “仿效”的逻辑
三 “制器”与“习”论
四 船山之“器”与“习”
五 小结
终章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