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研究的宏观思考
整体史——历史研究的“三位一体”
方法的内外互补——“中国史”学界的中国与西方
区域路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有所法而后大——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寻觅“他者”镜像下的中共革命史
拓展视野——抗日战争史研究从何处突破?
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史研究
二 学术史的回顾与前瞻
赓续与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四个推动力
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十大论争
求利抑或谋生——国际视域下中国近代农民经济行为的论争
问题意识——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解释
众生相——民国日常生活史研究
历史教科书中的“红军长征”
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
三 历史评论
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对话——王笛《茶馆》之方法论
问题、结构与阐释——《中国的大企业》的方法论意义
从冀中看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评《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
区域史的特性与共性——评《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
从一部华北经济调查看近代史料之发掘
两面逻辑的张力——从《乡村中国纪事》看集体化时代的复杂面相
见证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传奇——读《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
四 治史之旅
《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后记
《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后记
《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自序
《传统与变迁: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自序
心系乡土——李金铮教授的学术研究之路 景万里
读书与治学——李金铮教授学术研究散评 魏宏运
追求更具解释力的乡村社会史学——李金铮教授访谈录 李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