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乐感研究》聚焦南音乐感的研究,因为,“乐感”是沟通人与乐的桥梁,对音乐风格的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乐曲的风格和韵味需要依靠演奏、演唱者来实现,而实现效果如何与其乐感密切相关。全书由五个章节加一个结论构成。第一章:南音乐感探讨,指出“乐感”由多种具体能力构成,包括对音乐种种要素的感知、分辨能力,对作品的理解、想象、审美感受能力等等,其核心是“音乐美感”。乐感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的培养、教育因素,并受到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个人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时代、文化、地域特征,以及鲜明的个人特点。经后天培养和发展,乐感大致可分为三种,即普遍性乐感、地方性乐感,以及乐种性乐感。三种乐感综合起来构成人们乐感的整体。乐感的形成与审美态度、审美经验等审美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审美过程影响和塑造着个人的乐感,而个人的乐感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选择和审美过程。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现状下,南音乐感可以大致分为相对传统以及相对现代的两种乐感,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社会、时代的不同,个人好恶的不同,而有不同倾向和选择。南音乐感的特殊性在于:首先,南音乐感的培养,是在南音文化的浸染中逐渐养成,并伴随着性情、思想观念的养成;是一个完整的南音人的培养,而不是孤立的“乐”的学习。这种类型的培养,乐感为稳固不易变化。其次,南音独特的乐感,概括言之,就是按“规范”将记谱骨干音转化成具有“中和”美感的南音音乐的能力。第二章:南音“中和”乐感之社会、文化根源,首先对福建泉州厚重的儒学底蕴进行了分析。之后重点讨论了儒家以及对泉州影响深远的朱熹、李光地的礼乐思想。传统南音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强调南音移风易俗、塑造人心的作用;对南音有着“尽善尽美”的评价;“正乐”思想根深蒂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儒家人格。其二是中节之礼,即体现在对祖师、祖先的祭祀仪式上,又体现在繁复、严格的唱/奏程序和规范,以及社团之间的拜馆、拼馆等活动上。所有这些以乐贯穿始终的活动,无不以礼先行,处处有礼制约。其三是中和之乐,体现在“思无邪”之曲词内容、“从容不迫”之节律、平稳节制之曲调、丰富有序之曲体、技巧简洁,排斥“繁手淫声”、各乐器配合多样均衡、情感抒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方面。第三章:基于南音音乐系统的乐感培养,以南音乐谱为研究对象,探讨南音音乐系统之美及基于此的乐感培养。首先培养的是对曲词、撩拍、曲调、曲体结构层面的“中和”之美的感知。在这些基本的音乐构成要素的感知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乐曲的特色音程、偏音情况等。之后,通过一首又一首具体乐曲的学习,感知和尽可能多地掌握南音的管门、滚门和曲牌系统,逐步培养良好的旋官、“犯调”感。第四章:活态南音的乐感表达,从“轻技巧重韵味的中和之美”“中和适度的润腔之美”“多样均衡的合作之美”“泉腔特点的咬字吐音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和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南音乐感面临的挑战——南音传承中的美学问题。在西学东渐背景下,贯彻群众路线举措下,南音有了许多符合“时代乐感”的改革创新。对这些改革和创新,一直以来都有正反两种不同的声音。就泉州地区来说,目前南音传承呈三足鼎立之势,包括民间南音社团、专业南音乐团,以及学校南音教育。这三个阵营各有各的立脚点,各有各的优势,体现的南音乐感也各不相同。前者更保守,更坚持传统,后二者更新潮,有许多创新之举。其实,创新与传统,原本并不矛盾。中国传统音乐史上,历来就有文人“清唱”与艺人“剧唱”之分。传统南音属“清唱”性质,与迎合大众口味的“剧唱”以及西化的教育体系中的南音培养,性质完全不同,因而其乐感以及乐感的培养也不能同日而语。当前真正的矛盾,是混淆了“清唱”与“剧唱”之别,而一味地将南音往“剧唱”方向发展。结论。笔者认为,要维持南音传统风格,做好源头活水的保护,必须从保护传统南音乐感人手。认清南音的“清唱”性质,保护南音传统的传承机制,保护民间南音社团的所有传统,而不能一味地要求南音符合时代发展、迎合大众需要,否则前景堪忧。而这些,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