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式太极拳,算上起势与收势,共42式,有一定的难度、强度和运动量。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为了适应国内外武术竞赛活动开展的需要,组织编创了这一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太极拳,不局限于某个流派,兼采众长,所以又被称为“综合太极拳”。此拳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如掩手肱捶、野马分鬃)、吴式太极拳的细腻手法(如开合手、右单鞭)、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步法(如斜飞式等),风格突出,结构新颖,内容充实,锻炼全面。此拳既保持了太极拳的传统性,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扎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而且很注重左右动作的均衡性,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布局完美。作为竞赛套路,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到,动作完整合一。逢定势时,对手形、步形、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正因为上述诸多优点,此拳受到教练员与运动员以及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成了广传全球的中国太极拳标准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