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篇 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认知 第一章 现代医学对胃认知
第一节 胃
一、大小及形态
二、位置
第二节 胃结构
一、胃解剖结构
二、胃组织结构
三、胃神经分布[1]
四、胃血液分布
第三节 胃生理功能
一、接受功能
二、储存功能
三、分泌功能
四、消化功能
五、运输及排空功能
六、保护和防御功能
第四节 胃功能检查
一、X线钡餐造影
二、胃镜
三、超声胃镜
第二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一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二、其它细菌及病毒感染
三、胆汁反流
四、遗传、免疫因素
五、年龄因素
六、理化因素
七、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8]
八、精神因素[9]
九、饮食因素
第二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
第三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
第一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诊断
第二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表现及分型
一、病理诊断
二、组织学分级标准
第四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治疗及疗效评价
第一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治疗
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二、促胃动力药使用
三、胃黏膜保护剂使用
四、抑酸剂、抗酸剂使用
五、补充叶酸
六、抗抑郁药、镇静药使用
七、改变不良嗜好
第二节 疗效评价标准[16]
一、病理分期评价
二、临床症状疗效评价
第五章 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二节 展望
中篇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认知
第一章 古代医学对脾胃认知
第一节 脾胃形态及位置
第二节 对脾胃生理功能认知
一、脾生理功能
二、胃生理功能
三、脾胃与他脏关联
第二章 脾胃病理论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黄帝内经》成书阶段
一、饮食与养生认识
二、对脾胃病治疗影响
第二节 《伤寒论》、《金匮要略》成书阶段
一、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
二、脾胃病治疗原则与理法方药
第三节 金元时期脾胃学发展迅速
一、张元素脾胃学说
二、李东垣脾胃学说
第四节 明清时期脾胃病学发展与完善
一、缪希雍脾胃学说
二、叶天士脾胃学说
第三章 现代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认知
第一节 董建华
一、学术观点
二、临证医案[28]
第二节 田德禄
一、学术观点[29]
二、临证医案[30]
第三节 李玉奇
一、学术观点[32]
二、临证医案
第四节 李振华
一、学术观点[34, 35]
二、临证医案
第五节 邓铁涛
一、学术观点[36, 37]
二.临证经验方
第六节 颜德馨
一、学术观点[38]
二、临证医案[39]
第七节 方和谦[40]
一、学术观点
二、临证医案
第八节 劳绍贤
一、学术观点[41, 42]
二、临证医案
第四章 中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一节 中医诊断与胃镜检查[43-46]
一、中医望诊与胃镜检查
二、中医脉诊与胃镜检查
三、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检查
四、辨证应用
五、医案
第二节 中医诊断与病理相关性
一、中医舌诊与病理相关性
二、中医脉诊与病理相关性[53]
三、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
四、辨证应用
五、医案
第三节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现状亟待改善
下篇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病二治”治法---调和气血,培土生新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一病,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二节 二治,调和气血,培土生新
一、调和气血
二、培土生新
第二章 调气机,升降相宜,使胃气安和
第一节 调气以和血
一、胃气壅滞
二、胃气上逆
三、脾胃虚弱
第二节 临证医案
医案一
医案二
医案三
医案四
医案五
医案六
医案七
第三章 化瘀血,活血养血,使瘀去新生
第一节 调血以和气
一、气滞血瘀
二、气虚血瘀
三、血虚血瘀
四、浊毒瘀阻
第二节 临证医案
医案一
医案二
医案三
医案四
第一章 现代医学对胃认知
第一节 胃
一、大小及形态
二、位置
第二节 胃结构
一、胃解剖结构
二、胃组织结构
三、胃神经分布[1]
四、胃血液分布
第三节 胃生理功能
一、接受功能
二、储存功能
三、分泌功能
四、消化功能
五、运输及排空功能
六、保护和防御功能
第四节 胃功能检查
一、X线钡餐造影
二、胃镜
三、超声胃镜
第二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一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二、其它细菌及病毒感染
三、胆汁反流
四、遗传、免疫因素
五、年龄因素
六、理化因素
七、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8]
八、精神因素[9]
九、饮食因素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