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是商王朝的开国之君。他“以虐以宽、兆民允怀”的民本理念在“桑林祈雨”的广泛流传中得到彰显,开创了华夏民族传承三千余年的雩祭传统,成为列入祖先圣贤崇拜、祀典礼制、极具影响力的圣君之一。当成对汤信仰作为特定的仪式沿袭后世,为纪念成汤恩德,邑人在境内建造成汤庙,激发了太行山两侧百姓的普遍尊崇与信奉,其影响迅速在邻省邻县扩展。特别是北宋末年,宋徽宗的敕封确立了成汤不可撼动的正统地位,据原存析城山成汤庙的元初至元十七年(1280)碑刻上刊山西、河南两省二十二个州县所建成汤行宫八十四道。到明清时已形成以析城山为中心,“南至于南河之南、北距太原之边、东极东都、西抵潼关”,以取水求雨为主旨,具有上古巫术印迹且颇有太行特色的成汤文化圈。成汤庙由起初祭祀成汤之神祠发展成里社春祈秋报之场所,甚至作为社首会商处理公众事务的政治中心。时至今日,成汤祭祀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晋、豫两省不少成汤庙古建筑群及历代碑碣在经过千百年风雨剥蚀、屡次兵燹摧残之后仍有一部分幸存下来。经笔者调查考证,现存成汤庙有二百余座,庙中所存碑碣三百五十余通。碑文上起宋金,下迄当今,跨越千年,承载了民间原始雩祭仪式的遗风余韵。北方民间神庙剧场的演变轨迹,也真实地记录了自20世纪以来太行地区乡村百姓的生活与信仰,不但可以进一步拓展成汤信仰的研究内容,而且全面有序地保护、开发、弘扬商汤文化,使之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与从容。